看到孫中山仍然靜坐著毫無反應,羅耀國深吸了口氣,繼續分析道:“現在中國馬上就要受到蘇聯的侵略,而我黨的群眾基礎卻是民族主義者。如果我們選擇和蘇聯合作,那這批人必然會離我們而去,剩下的恐怕就是些投機分子和國際主義者了。到時候就算我們僥倖入主了北京,最後恐怕也是……不會有好下場的。”
“……而要支援奉系,我們最大的麻煩只是中g的態度。他們現在還是gc國際的支部,在這次的事變中,gc國際肯定會指示他們配合蘇聯的行動。到時候我們兩黨恐怕就要發生衝突了,這樣我們在南方的重工業建設可能就將受到影響……所以我黨處理這次事變的關鍵就是如何避免和中g發生激烈衝突。”
孫中山認真地聽著,臉上一點表情也沒有,不過心裡面卻肯定是在激烈鬥爭著。孫中山是國民黨內少有的幾個意思到gcd強大力量的人,所以他也一直小心翼翼維持著兩黨的團結。能夠忍讓的地方,儘量忍讓一下,畢竟中g也是真心要救國救民的。只是這一次情況有些不同了,國民黨和孫中山就是靠著一個“民族**”而起家的。所以國民黨的基礎就是些“狹隘”的民族主義者。一旦失去民族大義這面旗幟,那恐怕就離滅亡為期不遠了。
“總理,卑職認為現在唯有請您老人家親自出馬,召見中g南方局書記陳獨秀。看看雙方有沒有辦法避免發生武裝衝突,如果中g能將南方的鬥爭控制在非暴力的範圍內……”
羅耀國繼續娓娓而談著。他的想法避免兩黨爆發戰爭,只要中g不在南方挑起土地**來攻擊國民黨統治最薄弱的環節。那其它鬥爭方式,比如遊行、抗議、罷工、罷課等等的,國民黨也就睜一眼閉一眼只當成沒看見。這樣……中g方面在蘇聯那裡應該也能交待過去了。想必陳獨秀等中g高層對於這次的中蘇衝突,在心裡面也未必是沒有其它想法的。
等到羅耀國長篇大論說完,屋子裡面又沉默了許久,才聽到孫中山沉沉一嘆:“這次我們兩黨都可被奉系給算計進去了……也只能力避衝突了。但願中g方面可以有這種默契。”
“……中g的事情就先這樣了。再說說這次的戰爭吧,你看戰爭什麼時候能打響?奉系有沒有取勝的可能?而我黨又應該採取什麼應對之策呢?要不要派兵參戰?”
羅耀國皺著眉頭,看來一直在苦苦思索著:“總理,這戰爭一時半會倒不會打響。現在東北已經是冰天雪地,實在不適合動兵,而且事發突然,蘇聯那頭恐怕也沒有什麼準備……再說雙方即使是沒有一點談判的誠意,這個樣子總是要做給世人看的吧?至於我黨的應對之策嘛,職部以為眼下還是要勸和。哪怕最後註定沒有結果,我們也要全力去爭取。”
“……戰端一開,這奉系自然是沒有任何勝算的。這一點恐怕就是張家父子也毫不懷疑吧?只是輸多輸少的問題。而我黨恐怕要有參戰的準備和姿態,畢竟在當今的中國,還是我們兵最多,實力最大……如果我們坐觀奉系失敗,只怕這天下悠悠眾口都將一致來譴責我們吧?”
“……不過我黨也不需要派出太多的兵力,如果真派出幾十萬大軍,只怕奉系也不敢讓我們去吧?職部的想法是派出一個師,就動寧夏的第十八師吧?現在青年軍已經奪取了新疆,用不著我們幫著看守後方了,咱們就把寧夏讓給青年軍……以後我們也不再給他們津貼,算是兩清了,而且這樣也能避免我們和中g發生不必要的軍事衝突。十八師可以先到關中,然後透過隴海線調往河南,在那裡進行一輪集訓然後再補充一批新式裝備。等到一開戰,咱們就把十八師派上去支援奉系。”
羅耀國的話說完了,房間裡面又是一片死一樣的寂靜。孫中山仍然一動不動的端坐著,不過兩撇眉毛卻緊緊擰成了一團,八字鬍鬚也微微翹起。
又不知道沉默了多久,孫中山才勉強笑了笑:“好,你的辦法很妥當,就這樣辦理吧。不過這十八師的師長……讓安思華暫時出任一下吧。還有一旦戰事打響,你也要帶上一個參謀團去幫著奉系出謀劃策,總不能讓中國輸得太慘吧?”
……
事情果然如羅耀國所料。中東路事變一起,中蘇雙方並沒有馬上就投入戰爭。而是開始了假模假樣的談判,局面一下子又平靜下來了。不過在表面的平靜之下的,卻是一股股湧動的暗流。中國國內的各派勢力一下子都活躍起來,上演著一輪又一輪合縱連橫的把戲,大家都想著從這次的事變中撈上一把。
如果說誰在這場事變中首先得益的話,那估計就是山西的土皇帝閻錫山了。事變一起已經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