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和玻璃鏡市場的,仍然是朝廷。最終賺錢的,仍然是朝廷。至於那些商人,根本不可能是朝廷的對手……”
“另外,精鹽給了朝廷後,就屬於所謂的官鹽。也就不需要向原來那樣,偷偷摸摸的在私底下進行銷售。既然如此,精鹽的價格,就要進行適當的提高….”
“所以,從今以後,朝廷從本帥手中提取精鹽的價格是,每擔十五兩銀子。至於普通商人的價格,則是每擔十六兩銀子……”
“這麼貴…..”聽完衛徵所說,王忠穎下意識發出一聲驚呼。
衛徵沒有絲毫猶豫的冷笑道:“貴嗎….據本帥所指,在朝廷同本帥進行軍事對峙的一個月時間內,京城精鹽的價格,已經從當初的十五兩銀子一擔,漲到如今的二十五兩銀子。”
“本帥開始想全國各地輸送精鹽後,及時價格有所回落,也不可能回落到當初的十五兩銀子一擔。所以,不管怎麼樣,朝廷都有賺頭…..”
“再說了,如今的大明朝,用精鹽的都是官紳地主….這些人有的是銀子,至於怎麼將他們手裡的銀子掏出來,就要看朝廷諸位大人的能耐了…..”
“除了精鹽意外,從下個月開始,本帥已經控制的山東半島,還會以二兩銀子一擔的價格,向大明各省銷售沒有任何雜質,比普通粗鹽更加潔淨的海鹽…..”
“如果朝廷想要,本帥也會以同樣的價格,賣給朝廷,讓朝廷幫本帥銷售這些海鹽。”
“至於玻璃鏡的價格,本帥可以肯定的告訴王大人,價格絕對比當初供應皇店時候的要貴一些。至於具體價格,屆時會有專人跟朝廷具體談判……本帥就不多說了。”
聽完衛徵所說後,王忠穎直接閉上嘴巴。
因為,衛徵所說全部屬實…..
即使朝廷以十五兩銀子一擔的價格購買精鹽,仍然有非常大的賺頭。
但是,有了那些商人同朝廷進行競爭後,朝廷賣出的價格,明顯不能太高。否則,精鹽生意,就會全部落入那些商人手中。
不過,不管怎麼樣,一擔精鹽賺取一兩銀子,還是必須的。
當然,清楚大明朝人口數量的王忠穎,絕對不會小看這一兩銀子。
別的不說,僅擁有人口幾十萬人的京城,一年所需要消耗的精鹽就在五萬擔上下,更何況整個大明朝….
按照王忠穎的顧及,只要朝廷將精鹽銷售到大明的每一個角落。憑藉大明朝的那些官紳地主,一年消耗一百五十萬擔精鹽,絕對沒有絲毫問題。
一百五十萬擔精鹽,對於朝廷來說,就是一百五十萬兩銀子。
更加重要的是,這還僅僅是精鹽一項的收入。
如果算上更加賺錢的玻璃鏡,一年多出三四百萬兩銀子,都不在話下…..
每年三四百萬兩銀子,對於早就入不敷出的朝廷來說,絕對是一大筆收入。
想到這裡,王忠穎心裡,直接露出一絲不為人察覺的笑容。
但是,讓王忠穎沒有想到的是,朝廷雖然從中佔了不少便宜。但是,真正賺錢的卻不是朝廷,而是坐在面前,表面上看,仍然一臉平靜的衛徵。
一擔精鹽十五兩銀子,一百五十萬擔精鹽就是兩千多萬兩銀子。
要知道,自從萊州灣延長開始出產海鹽後,山陝總督府每出產一擔精鹽的成本,已經縮減到五錢銀子。也就是說,一百五十萬擔精鹽的成本,連八十萬兩都不到…..
這樣算下來,山陝總督府光精鹽一項的收入,就達到兩千多萬兩。
當然,這些都只是暫時的。
打算對整個大明鹽業進行改革的衛徵,並不打算讓大明的鹽價繼續這個一路高飛下去。
現在之所以定這麼高的價格,完全是為了賺取大明朝那些官紳地主的錢。
等自己有了足夠的實力以後,山東半島的各大延長,可以出產足夠的海鹽後。衛徵就會著手進行自己早已經想好的鹽業改革。
到時候,整個大明朝對精鹽的消耗,一定會大幅度降低。
不說一百五十萬擔,也許連五十萬擔都不到。
不過,即使如此,衛徵也可以透過普通海鹽,賺取利潤不低於精鹽的大筆銀子。
因為,萊州灣出產的海鹽,品質上雖然遠遠超過大明市場上的粗鹽,但是,他的成本,卻低到一個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數字…..
曬制一擔海鹽的成本,竟然連三分銀子都不到,近乎於無……
也就是說,總督府賣出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