麼,失去官位對於他們來說,就失去了經濟來源。
如此情況下,北王王府的這個訊息,就好像及時雨一樣,出現在他們面前。
因為他們都知道,北王王府可能給他們開出的俸祿,是朝廷的好幾倍。如果他們真的能被北王王府選中。不說別的,僅憑北王王府高得嚇人的俸祿,就足以讓他們家人過上好日子。
當然,俸祿的誘惑是一方面,當官所帶來的權利誘惑,同樣是一個非常大的因素。
所以,會考的訊息剛剛傳開,整個北直隸境內,被朝廷留下的底層官員,就開始趕往北京城準備會考。
而就在這時,周書源精心準備的會考考題,正握在衛徵手中,被衛徵閱覽……
整整過了半個時辰,衛徵的一雙眼睛,才從手中的考題上移開……
而後,直接對周書源評價道:“總體還可以,但是,本王這裡有一個想法。希望軍師你能綜合下去……”
“本王手裡的這份考題,你把所有內容都集中在了一起,一起進行會考和打分。這樣很不好……”
“本王的想法是,將這份考題一分為三,一份主攻刑律。一份主攻算術,至於最後一份,則主攻政務管理……也就是治國策略……”
“三份考題分別進行考試,分出每一門的排名和綜合排名……”
“綜合成績很好的,那就說明這個人真得很有才,樣樣精通。對於這種人。本王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重用,大大的重用,而且還要把他們放到一縣縣令或者是一府知府,這種正職的位置上。讓他們發揮自己才能……”
“至於其中一門的成績好,其它兩門及格,而且成績平平的人,我們就要針對性的進行使用……算數好的送到戶部,或者是到下面的知府和縣衙去擔任專管稅收的副手。刑律成績好的,那就專門擔任管理刑律的副職。政務成績好的,當然就是擔任處理政務的副職……至於其他的,都照此類推。本王就不多說了……”
“總之一句話,透過這場考核,我們一定要選到我們需要的足夠人才……”
因為這場會考的報考要求實在是太寬。不管是什麼身份,只要識字,就可以報考。
十天時間不到,諾大的北京城,就匯聚了上萬人之多,就人數來說。一點也不比朝廷幾年一次的科舉考試要少……
面對這個意想不到的熱鬧局面,衛徵直接就被鎮住了。
沒有絲毫猶豫的對周書源問道:“軍師。你不是說朝廷遷都南下以後,整個北直隸剩下的官員和讀書人。滿打滿算只有三千人不到嗎?怎麼會忽然之間冒出這麼多人……”
“一萬多考生,就算五個人中間有一個人能滿足王府的要求,那也是兩千王府急需的人才……雖然多了,但是,本王一點也不嫌棄。即使現在用不上,我們也可以讓他們當副手,把這些人才給存起來,留著以後地盤多了再用……”
衛徵剛剛說完,已經正式上任內衛局長,並且開始審查這些考生的駱養性就開口道。
“王爺,忽然多了這麼多考生,我知道是什麼原因……”
“朝廷每四年一次的科舉,雖然給了讀書人當官的機會。但是,這個科舉只針對全天下的讀書人。除了讀書人外,不管你是婿吏,是商人,還是軍戶,都沒有資格參加科舉考試……”
“忽然多出來的數千人中間,超過四成都是有才能,缺因為出身,沒有資格參加科舉考試,一輩子都只能當婿吏的讀書人……”
“另外,還有差不多五成的考生,都是商人的後代。因為商人有錢,從小就讓他們後代接觸四書五經,接觸算術和刑律。所以,整個北直隸一帶,幾乎每個商人家族的後代,都滿足我們王府提出來的報考要求……”
“至於最後多出來的一成,則是整個北直隸境內軍戶的後代……”
“好……太好了……真沒有想到,我們看似一個非常平常的會考,竟然引出來這麼多的人才……簡直超乎本王的意料……”聽到這裡,臉上已經被笑容完全籠罩的衛徵,直接開口叫好道。
而後,對著周書源等人說道:“軍師,駱局長,本王可以肯定的說,這一萬多人中間,一定有很多我們需要的人才。既然朝廷守著這麼大一個寶庫捨不得用,那本王就給他用了……”
“軍師,不管多少人,只要符合條件,全部可以參加會考……朝廷舉辦科舉進行考試的會場如果不夠大,本王就把軍營給你騰出來,當做考場進行使用。考官如果不夠的花,本王從警衛師抽調一個團給你,還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