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那些年》的票房是3210萬,《懂你》的票房是3150萬,相比於第一天的票房來說,那些年是有進步的,而《懂你》則有些倒退。
圈內人都震驚了:“《那些年》的票房竟然超過了《懂你》,真的假的?”
“《那些年》兩天票房達到五千多萬,徐乾這麼厲害?”
“看來陳北玄得意的太早了。”
“徐乾這是要絕地反擊呀!”
“徐乾還真是蠻有才華的,隨便拍一部電影竟然能獲得這樣高的票房,只能說是恐怖如斯呀。”
“對於徐乾不服不行。”
……
網友們也展開熱議。
“《那些年》票房竟然反超《懂你》了,徐乾還真是厲害呀!”
“我就說麼,《那些年》那麼好看,怎麼可能票房比《懂你》還差。”
“《懂你》根本就看不懂呀現在原形畢露了。”
“徐乾厲害,牛逼。”
……
“這怎麼可能?”
陳北玄,于謙等人震驚了。
在他們的料想中,《懂你》和《那些年》的票房應該越拉越大才對,可是現在《懂你》的票房卻被《那些年》反超了,這是什麼情況?
他們可不認為《懂你》的質量比《那些年》差。
因此他們猜測《那些年》刷票了。
《懂你》的官方部落格再次《那些年》的官方部落格。
“某些人呀實力不行就耍一些見不得人的手段,竟然公然刷票房,我會向電影局舉報。”
《那些年》的官方部落格很是高冷,只是很簡單的回了兩個字:“隨便。”
《那些年》和《懂你》的爭鬥再次上了當天的熱搜。
“《那些年》票房超過《懂你》,徐乾揚眉吐氣。”
“《那些年》獲得當日的票房冠軍,徐乾的才華得到公認。”
“陳北玄指任徐乾刷票房。”
“《那些年》到底有沒有刷票房。”
……
網上的訊息真的是魚龍混雜,有知情人稱電影局已經介入調查,徐乾刷票房恐會被查出。
還有些公知從各個角度證明《那些年》是刷票房的。
但真實的情況其實是這樣的。
一大早,各大影院剛開門的時候就發現門口已經站著成千上百的影迷,即使天氣有些陰沉,依然抵擋不了他們購票的熱情。
“我要《那些年》兩張。”
“我要《那些年》三張。”
“我要《那些年》兩張。”
“我要《那些年》五張。”
“我要《那些年》二張。”
“我要《懂你》三張。”
……
十個買票的人裡幾乎有九個是購買《那些年》電影票的,剩下的一個才是買《懂你》的。
影院的老闆都震驚了:“《那些年》這麼受歡迎?”
“《懂你》根本就與《那些年》比不了呀,二者根本就不在一個層次上。”
“什麼《那些年》電影票已經賣完了?”
當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排隊的影迷們露出不可置信的神色。
隨後就是懊惱:“竟然這麼快就賣完了,我應該早點來的。”
“太快了吧,我可是排隊排了好幾個小時了。”
影院的工作人員有些於心不忍,於是向影迷介紹道:“《那些年》賣完了,《懂你》還沒有賣完,《懂你》也是很好看的,大家考慮一下。”
“切,《懂你》根本就沒有《那些年》好看。”
“《懂你》根本就看不懂。”
“《懂你》根本就不知所云。”
“好吧,也只能買《懂你》消磨一下時間了。”
“看來明天要早點來排隊了,《那些年》可不能錯過。”
…………
影院的工作人員懵逼了,《懂你》這麼不受人待見,它不是號稱今年最受人歡迎的“親情電影”嗎?
而在《那些年》的官網以及各大討論電影的相關論壇,社群,此時也已經亂成了一鍋粥。
一位叫昨天的雨的網友得意的曬出了一張截圖:“我可是搶到了五張《那些年》的電影票哦。”
“真的假的?”
“羨慕嫉妒恨呀!”
“送一張給我吧,我給你生猴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