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tt新聞報道:“電影在全國首映後,豆瓣評分僅有2.0分,截至首映當天16時30分,顯示100%一星,按照豆瓣的評分機制,註冊使用者可以對一部電影打一星到五星的評分,一到五星換算為0到10分,所有使用者打分加起來再除以使用者數即為評分,這也意味著“2.0分”是豆瓣上能打的最低分,《追夢演藝圈》一上映就創下豆瓣評分的最低紀錄。
“首映當天,影片《追夢演藝圈》出品方,畢導名下的燕京實傳創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稱很多影城經理會根據豆瓣的打分來制定影片排片場數、時間段,據報道,一名來滄州的電影投資人曾告訴畢導,他到滄州最大的電影院觀看《追夢演藝圈》,卻愣是找不到排片,畢成功詢問影城負責人後被告知:由於這部電影的豆瓣評分只有2.0,原本安排的場次被取消了。”
“片方還表示,該電影歷時10年打造,投資高達5000萬元,在專家觀摩研討會中得到了很多專家的高度評價,卻遭遇疑似豆瓣“鎖定評分2.0”這一事件,“一個青年導演花十年心血認認真真給中國拍電影,被豆瓣一天毀了!!!”
“《追夢演藝圈》上映4天后,於5月4日緊急撤檔,因與豆瓣交涉後始終未得到正式詳細的回覆,5月4日,導演畢成功在網上發文,表示已正式起訴豆瓣,並索賠1元。
“5月5日,豆瓣電影曾發出反擊,在其官微釋出一則起訴狀,將畢成功和其名下的實傳創公司告上法庭,訴狀表示畢成功及“追夢演藝圈”微信公眾號釋出多篇文章汙衊豆瓣電影操控評分,嚴重侵犯了豆瓣電影的名譽權,要求被告立即刪除侵權文章、道歉,並承擔原告的訴訟費用150元。”
圈內人都是愕然無比。
這是什麼騷操作?
兩方那是各執一詞。
原告實傳創公司稱,《追夢演藝圈》在國內上映當日連續16小時遭到豆網科技有限公司,豆瓣網平臺鎖定評分2.0分,造成影片被公眾誤認為是“極爛電影”,導演被誤認為是“極爛導演”,影院不予排片或減少排片,公眾不去觀看,並出現大量謠言誹謗,導致影片被迫於20五月四日日撤檔,給實傳創公司造成了巨大經濟損失及名譽損害。
實傳創公司稱,上述影片及導演在豆瓣網平臺遭到持續、惡意攻擊,且大部分評價和打分出現在影片撤檔之後,屬於跟風性、報復性評論,實傳創公司認為,作為總票房不到一千萬的影片,在豆瓣網平臺竟然有4萬多條評論,且多數評論所述內容與事實不符,極大地誤導了公眾,嚴重侵犯了該公司的名譽權,同時,許多網路評論者造謠傳謠,以侮辱性語言對上述影片及人員進行誹謗,豆網公司作為平臺管理者,未盡到謹慎審查及管理義務,亦嚴重侵犯了實傳創公司的合法權益。
為此,實傳創公司要求豆網公司公開書面賠禮道歉,在豆瓣網及其官方微博等平臺釋出公告、消除影響、恢復名譽;立即刪除所有關於上述影片的不實評論,停止侵害。
豆網公司則稱不存在違法行為,豆瓣網的電影評分是動態變化的,評分機制也不存在鎖定機制,從未鎖定涉案影片評分。
且涉案影片的評分及評論是網友根據自身對影片進行的評價,均是使用者行為結果,而不是豆網公司的行為,原告沒有證據證明社會評價降低或者侵犯名譽和被告有關且是被告造成的,涉案影片排片和撤檔和豆網公司無關,請求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豆網公司提交證據稱,除豆瓣網使用者外,多數公眾均認為涉案影片質量不高;涉案影片獲得了“金掃帚”的“最令人失望影片獎”,IMDB網站上對於涉案影片的評分為1.0,評分較低。
網路上對與涉案影片的諸多評價均較低,如:釋出在圍脖上的文章“我去電影院看了場《追夢演藝圈》,旨在觀察人類”。
豆網公司認為,影片撤檔與豆瓣評分評論無因果關係,“影片排片撤檔與否是由各影院根據諸多因素決定的,而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影片的質量。
至於“出現‘給影片打了五星,但評分沒變’的情況,是因為打分行為被判定為非正常評分,或評分變化值過小而未予顯示,由2.0變為2.7是系統更新資料,屬於正常現象。
至於出現‘暫無評分’是因為出現了大量非正常評分以及收到原告的交涉資訊,我們暫時關閉了。”豆網公司表示,豆瓣電影以“一人一票”形式採用簡單算術平均的方式計算總評分,為保證評分的客觀公正,在計算總分時評分系統會過濾掉“非正常評分”,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