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無病也沒有指望技術部門在短時間內可以拿出解決方案來,但是此時在整個範氏投資集團的範疇之內,已經存在一個材料應用研究所,專門針對各種材料進行應用性研究,目前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
事實上,作為現代裝甲戰車中的複合裝甲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多材料都不是金屬,而是一些合成材料或者是非金屬元素的組合或者陶瓷什麼的,總結其原因,自然就是因為金屬材料的抗打擊程度已經限制了它的發展前景,而一些非金屬材質透過各種手段的處理,則可以發揮比金屬材質更加優越的效能。
但是範無病在進入最核心層的研究室,見到了軍方和東南重工集團的幾個電磁技術應用專家之後,就看到了目前東南重工最能夠拿得出手的一項成果,電磁裝甲。
“電磁裝甲?”範無病對於這些東西沒有什麼瞭解,聽了這個名字就感到有些詫異,並不清楚這個工作機理究竟如何。
其實,電磁裝甲的概念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就提出來了。
電磁裝甲的原理是將充電的間隔裝甲板安裝於戰車的車體裝甲前,當破甲彈的高速金屬射流接觸電磁裝甲時,會與充電的間隔裝甲形成一個通路,併產生強大的電磁場。將金屬射流旋轉、偏移、斷裂或分散。
“那就跟電磁炮的原理差不多了,可是這樣的話,電力負荷應該是非常大的吧?”範無病聽了之後大概有些瞭解,反問道。
“範總關心的問題,其實也是大部分人所提出的一個問題。”專家解釋道,“舉個例子來說吧,電磁裝甲用於抵抗RPG…7火箭彈攻擊時所需的電能,比寒冬早晨啟動發動機所需的電能還少,而經過改良的電氣系統和蓄電池組就能為電磁裝甲提供電能。”
“哦,這樣的話,還是有搞頭的。”範無病點了點頭道。
防護能力是武器系統生存能力之中最基礎也是最關鍵的因素,由於高科技發展快速使得反裝甲武器的發展日新月異,不論從種類、射距和空間範圍等都對戰車的裝甲防護形成了全方位的攻擊。
隨著智慧化反裝甲武器的不斷發展和未來電磁炮在戰場上應用的可能性,裝甲車輛在戰場上受到的威脅將日趨嚴重,因此只有對現代反裝甲武器具有足夠的防護,裝甲車輛在現代戰場上才有生存力。
“目前用於攻擊戰車和裝甲車輛的主要武器為動能彈和破甲彈,動能彈也稱為穿甲彈,是以高速發射過程中獲取巨大的動能,當撞擊防護裝甲時在很小的區域內快速釋放其動能,以達到穿透裝甲的目的。而破甲彈則是以高速金屬射流侵徹裝甲,達到毀壞防護裝甲的目的。隨著穿甲彈、破甲彈穿透能力的不斷增強,僅僅透過增加裝甲的厚度來提高其防護性是不切實際的。”一名專家向範無病解釋道,“第一,裝甲厚度的增加勢必造成戰車體積和重量的增大,相對地降低了車輛的機動性與靈活性。第二,目前動能彈初速已大於每秒一千八百米,穿甲能量大於九十萬焦耳。如此強大的威力,傳統的裝甲難以防護,顯然需要一種非常有效的新的防護技術,使得大多數的威脅在危及目標之前就失去作用。因此,一種新的裝甲防護技術,電磁裝甲遂孕育而生。”
實際上,電磁裝甲技術並不是很難掌握的技術,困難的是電磁裝甲所需要的電能要有一個體積龐大的蓄電池組和電容器組來提供,而以當時的科技而言,戰車的體積比蓄電池組還小,自然無法解決蓄電池組的問題,於是電磁裝甲的發展遇到了一個技術瓶頸,但隨著科技的進步,如今已可獲得消耗電能較低的電磁裝甲技術。
電磁裝甲主要有兩種型別,一種是主動式電磁裝甲,這是一種利用電磁能發射技術與裝甲車輛相結合的一種新的主動防護概念,利用電磁能將車體的外層防護裝甲發射到來襲武器的彈道上主動攔截,將威脅消除於戰車之外。
這種主動式電磁裝甲是由偵測系統、識別系統、計算機與控制系統、電源系統與發射器所組成。一旦偵測系統發現在一定的範圍內有來襲的武器,就將訊號傳遞給計算機控制系統,對目標進行判斷與識別,當發現是對戰車構成威脅之彈道時。立即發出訊號接通電源開關,將高脈衝電流傳輸到發射器中,使電容器組向外層防護裝甲發射器的扁平線圈放電,產生強大磁場,將外層防護裝甲彈射出去,於安全距離外攔截來襲飛彈,使其毀壞或改變其彈道,達到主動防護的目的。
另外一種被動式電磁裝甲,按照它與來襲武器作用的位置可分為接觸式電磁裝甲與遠距式電磁裝甲兩種。
“接觸式和遠距式?”範無病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