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些天到底在搗鼓啥。

楊星的父母都是巴嶺省的人,所以他們家裡的通用語是巴嶺話而非普通話。跟九都大部分家庭一樣,他父母也是軍人出身,隸屬於基建工程兵。以前駐紮在父親的老家蜀東,後來在特殊時期中,所屬部隊被調到了九都,第七次大裁軍,整個基建工程兵全體轉業,他父母的單位就轉到了地方,成為了一家央企下屬地方建築機械廠的工人。

父親楊榮光雖然跟某位打星的名字只差一個字,但形象差之千里,黑瘦矮小,成天板著臉,沉默寡言用老媽的話說“三錐子扎不出個屁來”。不過他畢竟是北京工業大學畢業的老牌大學生,工作上能力還是很突出的,現在已經是廠裡主抓生產的副廠長。母親何桂枝心直口快,年輕時還是廠裡文工隊的舞蹈臺柱,頗有幾分姿色。但這幾年廠子效益不好,她所在的車間被裁撤,父親又過於正直,沒發揮一下影響力,結果被分配到了廠裡食堂負責領導的小灶,為這事他老媽沒少跟他老爸吵。

今天在飯桌上老媽又對這個問題向老爸發起了疲勞轟炸“你個沒本事的男人,成天就掙那麼點死工資,老孃我這朵鮮花插在你這朵牛糞上算是徹底完了,光沒沾到一點,黴卻倒了一大堆。每天早上5點就起床準備家裡和廠里人的早飯,早飯吃完準備午飯,午飯完了還有晚飯。回到家哪次不是**點,比原來上班還累,小食堂裡就我們三個人連軸轉,看我哪天累倒了,誰還給你們準備飯。”老爸拿出他一貫的對策,埋下臉對付碗裡的飯菜,一句嘴也不回。老媽氣哼哼的給老爸碗裡夾了塊豆腐後,矛頭又轉向了竊笑的楊星和黑娃,“這些天忙,都忘了問你們打工的事,你老媽不指望你賺多少錢,只希望你多吃點苦,多長點見識。對了你們到底做些啥?”

楊星當然不會現在就把他拿了上百萬在股市翻雲覆雨的事說出來,他怕每月只掙幾百元錢的父母心理一時承受不了。不過趁現在正是把老媽也拉下水的好時機。他回道“我們在賣資料”“什麼資料?”何桂枝疑惑的問道。旁邊的黑娃也疑惑抬起了頭,不知他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就是證券資料,我們在證券公司打工,這還是我出的主意呢。”“你的主意?”何桂枝突然發現相處了近二十年的兒子有些陌生“這是我在一本書上看到後想到的,我給你們講講”楊星繼續說道。

“家裡有牛仔褲吧”楊星問何桂枝,何桂枝點頭。“有沒有想過它是誰發明的?”大家都很茫然。“1853年,是一個叫李維。施特勞斯的美國人發明了日後被稱為“牛仔褲”的帆布工裝褲,當時它被人們叫作“李維斯工裝褲”。現在‘李維斯’牌牛仔褲是世界名牌,咱們這百貨大樓里正牌子貨要6、7百元一條。”

楊星喝了口水繼續說道:“1850年美國西部發現了大片金礦,淘金的美夢每個人都在做。於是,無數個想一夜致富的人們如潮水一般湧向西部不毛之地。李維。施特勞斯也是其中之一,但他到了之後才發現這裡到處都是淘金的人群,他跟著人家後面連金渣滓都撿不到。但他有敏銳的商業嗅覺,他發現淘金工人的工作很艱苦,衣褲經常要與石頭、砂土磨擦,棉布做的褲子不耐穿,幾天就磨破了。他正好進了一批用來搭帳篷的結實帆布,於是縫了一批工裝褲出售,結果很快被搶購一空。李維。施特勞斯以此為起點,專門賣這種工裝褲,後來還起名為‘李維斯’牌牛仔褲,現在‘李維斯’是一家資產幾十億美元的跨國大公司。很多人後來總結,那次淘金潮,真正淘金致富的沒有人,反而是賣牛仔褲的發了大財”。

楊星停了停讓大家消化一下這個故事,“我在證券公司門口觀察過,那裡人那麼多炒股的就像那些淘金的人一樣都想一夜致富,但真正發財的沒幾個。但是有兩樣事情就像牛仔褲一樣,大家都需要。”楊星壓低了聲音,前面講了這麼多,該是圖窮匕見的時候了。

“一是吃飯,咱中國股市開盤和收盤時間是上午9點半到11點半;下午是1點到3點,很多人都是從遠地方趕過來,只能在營業大廳外面隨便找地方解決中午飯。我看老媽你乾脆把食堂承包下來,再僱傭幾個人,弄幾輛三輪車,拉到證券公司門口賣幾塊錢的盒飯,保證賺錢。二是資料,我看那些股民大部分都是兩眼一抹黑,啥資訊不知道就進場瞎買,不賠才怪。現在股市的資訊只能靠報紙和相關資料來獲取,像《中國證券報》和《證券時報》在大廳里根本訂不到,運氣好的或許可以在證券公司旁的報攤上搶一份。運氣差的就只有聽天由命的份兒,我們就是看準這點,找路子從深圳、香港買到資料和書,影印後賣給這些人,保證有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