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段,什麼是你的目標,你就能慢慢清晰你的想法究竟與本書的觀念有多大的距離。
○能用便是最好的論證
——在一定的時空裡面,不能運用的理論,都是屁理論。
有一位學生說這本書的理論很新鮮,就是缺少了可行性,必要性等論述。筆者一直不太喜歡論述一個原理所謂的可行性,必要性,這是一種表面功夫。它能用,讀者自然知道其必要性和可行性。擺在書本上談,目的只有一個,湊數字以及蠱惑人心(如做報告)。
很多地震前都會有前兆的,比如井水異常,牲畜禽獸行為反常,可是專家說這些是不科學的,而幾乎每次這些現象出來的時候,專家都要闢謠。可是假如這些異常的現象出現在你們面前,你們能真正安心地相信“闢謠”嗎?——證明不了,你就得否認它嗎?!
有讀者反饋說,“你的理論很不錯,不知道有沒有嚴格論證過?”筆者反問,“你每天上下班有去拿著尺子度量怎麼走法才是最短的路程嗎?你的走法有經過科學的嚴格論證嗎?正常人根本沒有細究這些問題,——因為走了就是最好的詮釋!”
讀者:“這些看法有調研不?”
筆者:“我不需要直接證明。”
讀者:“是調研不是證明。”
筆者:“我能不能認為調研是淺淺的證明,證明是深深的調研?如果不是,那是什麼區別?”
讀者:“!!!……”
……
筆者只關注三點:怎麼能看得準!怎麼能看得深(透)!怎麼能看得遠!
○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
一本通書是讀不到老的,讀者不要奢望你能讀一本書就能夠運用在你生命中的所有階段。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包括你生活的所有一切。
這本書是不能替代其他書的,同樣,其他書也無法替代本書。
有些基礎知識,我們必須去認識瞭解。按照百科歸類圖來看,這本書是一本上層的書,它起一種導向性的作用。
武功絕學都是有招無式的,告訴你一個框架,剩下的就是你親臨對敵時候,你對每一個細節感知和反應。這是沒有一本書能夠完整告訴你的。
故而“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
○抽象…演繹的思維非常重要
一個人夠不夠聰明,抽象…演繹的思維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說AB兩個人, AB就是一種抽象的表達;而“兩個人”,就是從AB演繹出來的具體事物。有些人如果缺乏這種思維,那麼就只能分別認得AB,和“兩個人”。如果你告訴他“兩個人”,他們是想不到“AB”的(即,想不到“AB”和“兩個人”有什麼聯絡)。
再比如說“你沒有性格本身就是一種性格”和“世上只有變化本身就是不變(的道理)”這是相同的抽象所演化出來的。如果你理解不到這個相同,那請讀者補充一下數學知識,也同時反覆閱讀本書“太極歸宗原理”以及“太極建模”兩章的內容。
○《命運玄機錄》的重要性
有讀者可能會說,“我對作者的故事並不感興趣,所以覺得這些內容沒有必要寫進去吧。”
的確如此,但是筆者這麼安排,是希望藉以引導大家去回憶自己的過去。
為什麼要取名為《命運玄機錄》呢?
——其實筆者經歷的不多,有不少人認為筆者的領悟遠遠超越了同齡人。也有人認為筆者拜了不少名師,其實不是的,只是筆者常常回憶過去,總結過去。
知史可以鑑興衰,同樣瞭解自己的過去就能知道未來的起落變故。只要對人對事的思維認識沒有改變,歷史必定會重演,這便是命運的玄機所在!
有位讀者反饋:“看了你的書後,我採用了你所說的靜思閉眼,然後腦海回憶起自己往事,居然真感覺到,很多情景就像放電影似的——在很多時候,有很多的岔路口,但由於家庭的因素,父母會直接給你選擇他們認為對的路,當然這是父母的苦心,再來是自己的獨立選擇,還有一些類似冥冥中的伏筆,就形成了命運。雖然知道某些改變很難,但是對過去,現在和未來頓感清晰了很多,也逐漸清晰該往哪個方向走……”
另外,最瞭解你的人未必是你自己,但是最容易瞭解你的人是你自己。
你透過某些渠道獲取的資訊都是不完整的,唯獨你自己的經歷,才能把所有的問題完整地呈現出現,要從一個例子中獲得收益,最好的就是自己的例子。
舉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