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杯,就按照圖上的樣式,一套黃玉的,一套羊脂玉的。”
掌櫃接過圖紙一看,連連嘖嘆。
第一張要用黃玉製作的茶具上繪了許多鳳紋,像茶杯的耳朵上就是兩隻鳳頭叼著玉珠的樣式,十分華美而繁複。
第二張要用羊脂玉做的茶具,則是繪上了栩栩如生的石榴花和石榴。
掌櫃拿著第一張圖紙反覆看,忍不住問道:“不知姑娘訂做了這些茶具是給誰用?這鳳紋玉器,可不是一般人敢用的呀,玉器師父肯定是要問清楚來猜肯做的。”
雲舒想了想,直接了當的說:“這兩套茶具是我準備送給平陽公主和咱們大姑奶奶的禮物,鳳紋的這套是給平陽公主的,石榴這套是給大姑奶奶的。”
平陽長公主跟桑招弟在開年三月份都要分娩了,雲舒記掛著這件事,準備送點禮物回去。
掌櫃一聽說是送給長公主和自家大小姐的,立馬應承下來,並說一定派最好的師父儘快做好。
雲舒說:“材質和雕工上,要掌櫃多費些心思了,需要多少錢,您問清楚了,讓人來雲莊取吧。”
辦完這件事,雲舒打算去找孫叔他們,看看丫鬟選的怎樣。
在臨出鳳來樓的時候,雲舒腳步頓了頓,回去低聲問掌櫃:“聽說大公子去了北疆,你清楚這件事嗎?”
掌櫃每隔一段時間就要給大公子彙報雲舒的情況,自然知道他在哪裡。
於是連連點頭說:“因有皇命在身,大公子都沒在家裡過年,趕去了北疆。”頓了頓,他望向雲舒,說:“姑娘若是想給公子傳信,我這裡保證能送到。”
雲舒想了想,搖了搖頭,說:“我這裡也沒什麼事,只是知道他在哪裡就行。”
知道他在哪,猜測著他在做什麼,彷彿這樣,雲舒的心便能安定。
出門看了看北方的天空,雲舒吸了一口寒冷的空氣,大步向外走去。
正文 206、音訊(中)
206、音訊(中)
丹秋和吳嬸孃在孫叔的陪同下選了八個丫鬟、兩個小廝、兩個僕婦帶回雲莊。
八個丫鬟和兩個小廝都是十歲左右大小,或是外地賣來的孤兒,或是當地窮苦人家為了生計賣掉的兒女,而兩名僕婦則是吳縣當地的婦人,一旦簽了死契,則跟賣身沒兩樣。
雲舒讓丹秋把八個丫鬟調教一番,從中選出沉穩老練的,雲雪霏、雲默一人得一個貼身服侍,另各配兩個做粗活。她自己留兩個貼身,兩個在納錦苑做粗使丫鬟。
兩名小廝,其中一個看著老實的給了雲默,讓他服侍著雲默練武和學習。另一個看著靈活的,雲舒留給自己用來傳口信。
剩下的兩名僕婦,雲舒交給吳嬸孃管教,做各種雜物。
待安排好一切,雲舒就閒了下來,三個孩子都在學習,不用她操心,內務有丹秋、吳嬸孃,外事有墨鳴和墨非。
雲舒時時刻刻記掛在心上的,就是收茶之事。正閒著,她就取了衣架上的大紅披風,外出去找墨鳴。
墨鳴作為太湖雲莊的管事,有一個單獨的園子,在山莊和茶園之間。當雲舒走到這裡時,只見院落空空,只有兩個雜工在清掃園子裡的積雪。
雜工見雲舒來了,紛紛停下手中的活,垂首低頭喊著:“姑娘好”。
雲舒親和的問道:“墨鳴管事不在嗎?”
其中一人抬頭說:“兩位管事到茶園裡去了。”
看來墨鳴一刻也沒閒著,帶著墨非到處走動檢視。
聞言,雲舒點點頭,也向茶園走去。
隆冬時節,茶園裡的人並不多,只有一些勞工在清理凍土和積雪。雲舒一路詢問,在茶園的一角找到墨鳴和墨非兩人。
他們都穿著青色的大棉襖,墨鳴正伸手指著一片林子說:“果樹和茶樹隔排種植在一起,以後採摘下來的茶葉就有天然的花果香氣;這些果樹都是入冬之後才移栽的,姑娘說樹也會冬眠,冬天移栽容易成活……”
墨非一面聽,一面點頭,又指著果樹枝幹上捆著的草繩問道:“這些是什麼?”
墨鳴不急不緩的說:“好比人冬天冷了要穿衣一樣,給樹幹裹上草繩,可以防凍,也可以防蟲害。”
墨非止不住的點頭,非常感慨的問:“這些都是姑娘的主意?”
墨鳴神情恭敬的說:“是呀,姑娘看起來年紀不大,但是見識很廣,聽她說話,時常能學到很多東西。”
墨非心中羨慕,因為雲舒不會在信陽茶莊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