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12部分

地,1918年後先後成為徐世昌的總統府、陸軍部和海軍部、北平市政府。1949年後改為國務院辦公區,1970年代末大規模翻修中南海建築時曾計劃將攝政王府落架大修,但發現建築質量非常低劣,地基鬆散,木柱間裂縫用碎磚填充,已無法保留,只得拆除。現存正門和正殿,為會議室。周恩來曾居住於西花園內的西花廳,也加以儲存。

勤政殿曾經是中南海的正殿,位於中海與南海之間的堤岸上,正門德昌門即南海的北門。坐北朝南,共有五開間。康熙皇帝題殿額為“勤政”。戊戌變法時,光緒皇帝在這裡辦公,處理有關變法改良的國家大事。原建築在民國初年已被拆除,僅存地名,遺址處另外建造了一幢房子。

南海

南海位於中海之南,以蜈蚣橋為分界。南海的主要建築都集中於瀛臺。瀛臺上有著金碧輝煌的亭臺宮殿,是清代康熙、乾隆、光緒和慈禧太后的主要活動場所。及至清末戊戌變法失敗,光緒皇帝被慈禧太后囚禁於瀛臺,這座熱鬧一時水中島嶼日趨冷清,後來光緒皇帝死於瀛臺的涵元殿中。

瀛臺明時稱“南臺”,清朝順治康熙年間在島上修築大量殿宇並改為現名。瀛臺島北有石橋與岸上相連,橋南為仁曜門,門南為翔鸞閣,正殿七間,左右延樓19間。再南為涵元門,內為瀛臺主體建築涵元殿。由於島上存在坡度,該殿北立面為單層建築,南立面則為兩層樓閣,稱“蓬萊閣

”。涵元殿北有配殿兩座,東為慶雲殿,西為景星殿;殿南兩側建築,東為藻韻樓,西為綺思樓。藻韻樓之東有補桐書屋和隨安室,乾隆時為書房,東北為待月軒和鏡光亭。綺思樓向西為長春書屋和漱芳潤,周圍有長廊,名為“八音克諧”,及“懷抱爽”亭。戊戌變法失敗後,光緒帝曾被囚禁於瀛臺。袁世凱稱帝后亦曾將副總統黎元洪軟禁於此。瀛臺現為舉辦宴會及招待活動的場所。

翔鸞閣位於瀛臺北部,建於清代康熙年間,是瀛臺的正門。翔鸞閣坐南朝北,高兩層,左右共有房十四間,左右延樓共有房三十八間。

涵元殿位於翔鸞閣之後,為瀛臺的正殿。此處是清皇室在瀛臺遊玩和擺宴的主要活動場所;康熙和乾隆時,這裡又是皇帝宴請王公宗室和大臣權貴之處。涵元殿的熱鬧風光隨光緒皇帝死於此處而消逝。

豐澤園在瀛臺之北,康熙年間建造,曾為養蠶之處。雍正年間皇帝在舉行親耕禮之前在此演禮。豐澤園內主體建築為惇敘殿,光緒年間改名為頤年殿,民國時改名頤年堂,袁世凱曾在此辦公。1949年後改為會議場所。頤年堂東為菊香書屋,為毛澤東居住地。豐澤園西有荷風蕙露亭、崇雅殿、靜憩軒、懷遠齋和純一齋,荷風蕙露亭北為靜谷,為一座幽靜的小園林。靜谷再北為春耦齋,民國時為總統辦公處,1949年後改為會議及娛樂場所。

靜谷位於豐澤園西側,是個自成一體的園中之園。園內的主要建築有長廊、春藕齋和桂秀軒。

懷仁堂位於豐澤園東北,原為儀鑾殿舊址。儀鑾殿於光緒時用六年的時間建成,慈禧太后遷入居住並在此殿召見大臣並處理政務。戊戌政變之後,慈禧太后把從事過變法維新的光緒皇帝囚禁於瀛臺,自己就在儀鑾殿親自訓政,使得儀鑾殿取代了紫禁城成為實際意義上的政治中心。八國聯軍統帥瓦德西曾在此居住,其間不慎失火,將殿燒燬。慈禧太后後另在中海西岸修建新儀鸞殿,後改名佛照樓,袁世凱稱帝前改名懷仁堂,用於辦公。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拆除原建築,修建中式屋頂的兩層樓房。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在這裡舉行過若干重大會議。

勤政殿位於中海與南海之間的堤岸上,正門德昌門即南海的北門。原建築在中華民國初年已被拆除,僅存地名。 淑清院位於南海東北角,為乾隆時修建的小型園林,風格類似北海公園靜心齋。園內有“流水音”亭、葆光室、蓬瀛在望殿、雲繪樓、清音閣、日知閣、萬字廊、雙環萬壽亭等建築,1949年後將雙環萬壽亭移至天壇公園,並拆除部分古建,修建衛戍部隊營房及辦公人員宿舍。

順治帝早逝,康熙帝奉母命多次到五臺山朝聖,民間便有了順治皇帝其實未死,而是到五臺山出了家的傳說,由此還演義出許多精彩的文學作品。

補桐書屋是太湖石上的一個小院落,院內南屋名補桐書屋,北屋名隨安室。康熙年間,身為貝勒的乾隆就在這裡讀書。當時院中有兩株老桐樹,其中一株因病枯死,後又補種一株。枯死之樹用其材製成四琴存在屋中。北屋的隨安室之名,就是取其隨遇而安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