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在九國公約中承諾的責任。”
沒想到這番話傳到中國,渝州晚報立刻以《張伯倫在放屁》為題發表文章予以駁斥:“張伯倫首相說英國政府從未打算放棄九國公約所賦予的責任,可九國公約明確承諾維護中國的獨立和主權,從九一八算起,至今已七年,英國承擔了何種責任?
近日西藏發生的事證明,英國與日本同樣保藏禍心,他們毫不掩飾對西藏的野心,我們必須前門打狼。後門拒虎。
同胞們,百年來我們蒙受了無數恥辱,這場戰爭是我們這個民族浴火重生的機會,是我們重樹民族光榮的時候,英國人在玩遠東慕尼黑,以為犧牲中國可以換取他們在遠東的安全,事實將會告訴他們,這是做夢!張伯倫一代人的和平只維持了兩年,遠東慕尼黑也不會超過這個時間。
我們希望獲得幫助,這會讓我們的損失小點,打敗日本人的機會時間快點,但我們絕不祈求幫助!沒有外來的幫助,很好!勝利後就不用還人情了!“
渝州晚報是莊繼華的御用喉舌,這已經不是秘密,這篇評論沒有署名,可大多數人認為這是莊繼華寫的,英國大使卡爾非常憤怒,卻又毫無辦法。
英國人尷尬處境讓美國有些幸災樂禍,美國大使詹森給國務院的報告仔細分析了目前的中國和遠東局勢:“英國人在最不恰當的時候簽署了有田克萊琪協議,西藏事件已經讓中國人極其憤怒,這個事件中國人對英國人徹底失望。
中國政府下決心結束西藏的遊離狀態,維護中央政府在西藏的權威,劉文輝將軍已經率領二十四軍數萬人入藏,相信不久西藏局勢就會明朗,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抗戰戰場上極其需要士兵,二十四軍卻沒有抽調一兵一卒,這說明中國政府對西藏的擔憂始終存在,且早有武力解決的準備。我們在這個問題暫且不要表態。
有田克萊琪協議也從另一個側面證明,如果中國政府在西藏問題上採取強硬措施,英國人是沒有合適的辦法應對,這一次英國人又選錯了時機,或許應該說是中國人抓住了時機。
對於中國戰場,此間人士認為,日軍對武漢的進攻即將展開,根據華北傳來的訊息,進攻華北八路軍的日軍部隊正陸續返回前線,華北戰事已經結束,日軍的下一個目標顯然是武漢。
蔣介石委員長對擊敗日軍充滿信心,但軍方人士的態度卻很謹慎,副總參謀長白崇禧將軍認為武漢作戰還是一次消耗戰,以消滅日軍有生力量為主,就如他們在徐州、南京所做的那樣,故我認為武漢很可能在未來幾個月內失守,但日軍將付出代價。
令人憂慮的是,中國政府內的和平力量有所抬頭,此間外交人士傳聞,中國政府派有密使前往日本求和,這個訊息被**的報紙《新華日報》披露,政府雖然否認,但外交人士認為這個訊息很可能是真實的。
持續兩年的戰爭已經耗盡中國政府的經濟實力。法幣貶值已經達到100,外匯儲備耗盡,物價持續上升,蔣介石委員長不得不把他最出色的將軍,被西方記者稱為中國摩西的莊繼華上將調回後方整頓經濟,希望能靠他的神奇,再度重啟西南開發計劃,挽救日益糟糕的經濟。
但武漢的外交人員對這項任命並不看好,莊繼華將軍雖然在戰場上取得令人信服的戰績,但金融卻並非戰爭。
之所以花些篇幅談中國的經濟狀況,是因為。我認為這樣糟糕的經濟很可能是中國政府求和的主要原因,總統先生,如果沒有外來資金的援助,中國經濟很可能會在一年內崩潰。一旦中國政府向日本投降或者妥協,整個東亞將落入日本的掌握中,日本人就有力量向南洋,或者向北方進攻,世界形勢將不再是我們看到的世界。“
在武漢的外交人員都注意到日軍在華北的軍事行動行將結束,部隊正陸續返回前線,對武漢的攻擊很快就要展開,只有少數人注意到中國正日漸衰落的經濟。
美國在徐州戰後同意給中國提供一億美金用以平衡金融,保證法幣信用,但這個資金不是一次提供而是分數年數次提供,到位的只有兩千萬美金。
將報告封好後,交給秘書,秘書安德森是個年輕的佛吉利亞人,有著一頭灰褐色的頭髮,年輕而又熱情,這曾經讓詹森感到這樣的性格不適合在外交領域工作,外交更需要的是理性,熱情反而是最大的缺點。
“韋伯先生和查爾斯先生在下面等候。”安德森輕輕提醒道。
前兩天越好接受韋伯和查爾斯的聯合採訪,主題就是有田克萊琪協議,以及歐戰對遠東局勢的影響,還有美國政府對中日戰爭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