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四歲那年,一路過的看相道士,對高祖稱讚朕為龍鳳之姿,天日之表,年將二十,必能濟世安民,高祖後來便給朕取名世民。”
李世民走入涼亭,
對張阿難道,“張監替朕傳壺茶來。”
張阿難很快就讓人上了壺皇帝喜歡的奶茶,然後退到了遠處。
太子承乾為父親倒上茶,
爺倆難得坐下來聊天喝茶。
“父皇英姿蓋世,武定四方,貞觀之治,文昭武德,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也。”承乾讚揚父親。
皇帝笑笑,“我十六歲,少年從軍,隨雲定興往雁門關解隋煬帝之圍,十八歲倡議太原起兵,拜右領軍大都督,領兵攻破長安。
大唐建立時,朕才十九歲。
此後領兵平定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劉黑闥等割據勢力,為大唐一統立下赫赫戰功,封秦王,拜天策上將,加司徒。”
“拜天策上將加封司徒時,二十二歲。”
承乾道,“兒臣今年已二十四了,望塵莫及。”
李世民笑笑,端起茶杯喝了一大口。
磚茶與牛奶的組合,十分濃香。
“朕二十七歲才當上太子,也只做了兩個月太子,你卻是已經做了十六年太子了,論做太子,你比朕表現好。”
十六年的太子,
李承乾是大唐第三位太子,也是做的時間最久的太子了,大唐首任太子李建成做了九年,被他二弟李世民搶了,命都丟了。李世民只當了兩個月太子,然後李淵就禪位給他,登基為帝了。
承乾從武德九年冊封為太子,一直到如今。
李世民當了多久的皇帝,他就當了多久的太子。
從八歲時被冊立為太子,到如今二十四歲了。
李世民二十二歲時就已經擒王滅國,打贏了中原大戰,虎牢關一戰五千破十萬,擒竇建德,再迫洛陽王世充投降,功拜天策上將晉封司徒。
“轉眼間就十六年了,”李世民端著茶杯感慨著道,“現在想想,還是以前帶兵打仗的時候更輕鬆些,帶兵打仗雖然既要謀略更要拼命,但軍令如山,直來直往。
這當了皇帝啊,朝堂上的人和事,卻沒法這麼直來直去,只有真正坐到了這個位置上,才會感覺如何之不易。
都說打江山易坐江山難守江山更難,
朕這十六年來,是深有體會。
以前帶兵打仗,令行禁止,有功則賞有過則罰,可現在卻沒這麼簡單。”
“朕現在才明白為何皇帝要自稱孤家寡人了。”
“朕御案上堆積著如山的奏章,御史言官風聞奏事彈劾不法,也有諫官的諫章勸疏,
更有百騎司等的密奏,
疏勒王裴施攜王后去碎葉拜武懷玉,結果武懷玉把疏勒王后阿史那氏睡了,然後第二天還讓裴施跟王后和離。
武懷玉破了石國,對外說自己義子是以前石國老國王逃亡中原幼子的兒子,是王孫,把這石守信直接推上石國國王之位。
那個三百多斤的安祿山,帶兵攻滅龜茲,殺進王都,不僅縱兵劫掠,還把龜茲王宮裡的幾代國王的王后王妃都睡了。
原伊州刺史、龜茲都督韓威,在伊州侵佔了許多田地,還收受了許多賄賂,甚至公然勒索經過伊州的絲路商人。
安西大都督府長史趙元楷,諂媚上司,武懷玉的坐騎受傷,他居然為武懷玉的馬傷口吸膿。
你舅舅在洛陽,也沒少以公謀私,安插長孫家的子弟,甚至這次他讓你妹夫長孫衝去西域任焉耆都督,也是跟你舅公高士廉違規操作的。
“連魏徵都被查到為親戚走後門。”
“管理一個家族都不易,更別說管理這萬里江山,不說武懷玉,他是你老師,也是朕最欣賞和信任的宰相,
軍功赫赫,這次在西域立的功勞更大。
可他在西域也確實犯了許多錯,一樁樁一件件,加起來都能裝上一小箱子。要是換成別的皇帝,武懷玉回京之時,就是他的死期。”
承乾聽到這,無比震驚,他沒想到父親會跟他說出死期這二字。
連忙要為老師辯解。
“你不必急著為武懷玉說話,朕也不是隋文帝,殺大將史萬歲。朕也不是楊廣,害功臣楊素。
朕今天跟你在這裡說這些,也是交交心。”
李世民看著兒子,“伱如何評價武懷玉?”
承乾捧著茶杯不加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