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0部分

就算不在京都,這‘體面’二字,還是要得的。”

“朕瞧著,城西有一處前朝的振國將軍府,一直空置著,那宅子大得很。朕將它賜給你,並幫你找人把它修繕了。等你回朝過年的時候,差不多就能搬進去了。”

“兒臣叩謝父皇惦念”,翎王上前來,謝了恩,卻是推辭道,“只是兒臣久在邊疆,家裡除了側妃之外,也就沒什麼人住了。那麼大的宅子賜給了兒臣,兒臣也用不上。莫不如留著,日後賜給真正需要它的人,也算是物盡其用。兒臣心領父皇恩賜,還望父皇莫要責怪兒臣推辭之舉。”

翎王舉而不受,皇上也不勉強著,笑道:“也好,你說得也有道理。如此,朕就賜給你一些實用的東西吧。你慣常節儉,如今有了自己的側妃,府裡的、身邊兒的用度是少不了的。這樣吧,朕賜給你三百兩黃金,貼補你的家用。”

“兒臣謝父皇賞……”翎王叩首道,這一次沒有拒絕。

皇上和太后笑道:“母后看到沒?原來老二才是真正的財迷哪!”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父皇的恩賞,是父皇對兒臣的器重,兒臣受之歡喜。旁的財物,除了俸祿之外,兒臣是概不敢取的。”

“嗯,朕一直知道你的為人,對你,朕還是很放心的。”皇上笑道。

翎王謝了恩跪坐,皇上一個示意,李忠貴又吩咐了歌舞起。

在坐之人推杯換盞,無不宴飲歡暢。

太子看起來,也是頗為開懷的,摟著秦穎月低聲耳語。秦穎月時而湊近他的懷中嬌笑,兩人像是在說笑話兒呢。酒宴之上,自然無需那麼多體統。便是言行上親熱了些,皇上和太后也不會責怪什麼。

皇上的這一番賞賜,看起來是對幾個兒子一碗水端平,都有恩賞。實際上,卻是在打壓太子呢。

這一次整治三淮河道,太子是督辦,明顯功勞最大,獨受奉上都不為過。可是皇上卻賜給了他一個不痛不癢的匾額,卻提了宸王為親王、准許靖王上朝,連和這件事情無關的翎王,都得了三百兩黃金。如此一來,豈不是明擺著在打壓他的功勞?

但誰也不可能有什麼異議,他甚至連一丁點兒不悅都不能表現出來。

如若不然,豈不成了無容人之量,容不下幾位弟弟?

原本這一次宮宴上,最鬱悶的人當屬太子無疑。但太子和秦穎月說笑著,看樣子是開懷得很呢。反而是得了賞、又抱得美人歸的翎王,獨自一人喝悶酒。

太后示意蔡妙容去陪翎王,蔡妙容施禮退下,從宴座後圍,盈盈到得翎王身邊兒去。

容菀汐見翎王不是看蔡妙容,而是在察覺到蔡妙容到自己身邊兒之後,卻向她這邊看了一眼。

心內悽然,輕嘆了一聲兒,對宸王道:“妾身去方便一下。”

“快去快回”,宸王的聲音有些沉,“去得久了,旁人還以為你故意躲著什麼呢?”

“是。”容菀汐規規矩矩地應了一聲兒。心裡卻恨不得一拳頭招呼到宸王的臉上!

他這陰陽怪氣的,是幹嘛呢?有必要這麼點撥她麼?他有什麼資格和立場麼?如果他躲著秦穎月和太子,她也沒有理由說什麼,不是麼?

雨花臺平時沒有人居住,只是宮中宴飲之所,因而附近是沒有茅房的。最近的茅房,在御花園中。

容菀汐原本也不是真的要如廁,只是想出來透透氣兒而已。帶著初夏,在御花園中閒逛了一會兒,恰巧見著了茅房,未免有人盯著她,這才進去小解。

為了美觀,御花園中的茅房,自然不可能突兀地立在群花之中,讓人一看便看得出。而是依傍著一片柳林而建,由幾株柳樹掩映著。前頭兒,還有高高的芍藥花兒遮擋著。

初夏蹲在芍藥花叢中歇著,提著的燈籠放在草地上。燈籠柔和的光芒,都被芍藥遮擋了去、被月光掩蓋了去。

忽聽得有腳步聲從芍藥花叢前經過,有兩個宮女兒的低聲交談清晰地傳來。

“雨花臺那邊傳來的訊息,說是翎王殿下接受了太后的賜婚,同意納蔡家小姐為側妃了。嬤嬤的意思,讓咱們趁著太后高興,今晚兒服侍太后歇息的時候,為太后拔下幾根白髮。免得以後梳頭露出來了,惹得太后不悅。”

“好,我知道了,這事兒我來做。等會兒服侍太后沐浴的時候,我找機會就辦了。”

“下午惠昭儀走後,我去御膳房給太后取點心之前,還聽太后還和嬤嬤罵惠昭儀不懂事兒呢。怎麼晚上這事兒就成了?原本我還擔心著,怕今晚宮宴之後太后心情兒不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