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大橋才要徵求他的意見。
孫紹用心的回想了一下,發現原本的記憶中對小橋的印象竟然十分模糊,好象有好久沒有見過了。而就這些模糊的印象中,好象也是怨念比較多。
“既然是阿循受兵,一家要搬去建鄴,以後大概難以再見著了,自然應該去一下的。”孫紹緩緩說道,將竹簡又放回原處。
大橋既有些意外,又有些欣慰的看了孫紹一眼,對橋英點了點頭:“既然如此,取筆墨來,我回復了書簡,也好讓阿循早些回去。”
橋英應了一聲,彎腰搬走了琴案,又搬來一張書案,然後轉身取來筆墨。大橋探身從墨盒裡取了一片墨,又提起水注子,往墨片上注了幾滴水,然後壓上研子,緩緩的轉動起來。她的身子實在太弱,只是些許小事,已經有些微喘。孫紹見了,向前挪了一步,伸手按在大橋的手上:“阿母,我來吧。”
大橋的手瘦得嚇人,孫紹幾乎能感覺到骨頭的形狀,手也涼得很,沒有一點溫度。
大橋看看孫紹,見他神情誠懇,自己也確實有些吃力,便點了點頭,無聲的鬆開了研子。孫紹看著硯臺裡的墨片,捏起了手中的研子,一圈圈的轉動起來。他的動作柔和而有流暢自如,大橋看得有些意外,抬起頭看著孫紹:“阿滿,最近又習書了?”
孫紹無意識的啊了一聲,想想自己的書法還算不錯,比以前那個暴力娃應該強一點,便微笑著點點頭:“得空時,便練了些。”
“嗯,多習書,對你有好處。”大橋很隱晦的勸道。孫紹以前的脾氣有些急躁輕佻,她曾經勸他多多習書養氣,但是孫紹都當耳旁風,不反駁,但是也不聽,象今天這樣的態度算得上是好的了。
兩人說著話,墨已研好,大橋剛要去取筆,孫紹又搶先一步,拿起了擱在一旁的毛筆,笑著說道:“阿母歇著,我一併代勞了吧。”
大橋笑了,今天的孫紹很乖巧,處處透著與以往的不一樣,讓她十分高興。但是她又有些擔心,生怕孫紹的書法不到家,又惹周循他們笑話,可是轉念一想,孫紹難得這麼主動的要替她寫回信,如果拒絕她,只怕又惹他不快,反倒不美。
“如此也好,你便替我回了這封書子就是。”
“喏。”孫紹提筆在手,一邊在硯上舔墨,一邊回想著回書的格式,以前那個暴力娃雖然不好文學,但是書信的基本格式還是清楚的,再加上他本人前世因為練書法所用的字貼大多也是晉人的尺牘,用詞造句倒也並不陌生,略一思索,便有了腹稿,提起筆,唰唰幾行寫好了回書。他端詳了一眼自己的書法,暗自嘆了一聲,以前用慣了宣紙,一下子寫在這竹簡上,還真是有些不太習慣,效果大打折扣。不過跟竹簡上原有的書法相比起來,倒也不遑多讓。
“阿母,你看看可有什麼需要修改的地方。”孫紹恭敬的將竹簡倒過來送到大橋面前。大橋接簡在手,一掃之下,頓時眼前一亮,情不自禁的脫口而出:“阿滿,好書法呢。”!
第三章 人書俱老
孫紹暗暗一笑,自己苦練多年的書法豈是浪得虛名的,雖然說書家還是古代的多,可是古代也不是每個人都是書家的,更何況漢末三國時行書剛剛興起,自己這一手學王羲之的行書還是拿得出手的,要不然他也不會主動獻寶。
“阿母過獎了。”孫紹謙虛的笑道。
“很好,書法好,用詞也典雅多了。”大橋本來就要誇獎孫紹幾句,以增強他學文的興趣,眼下看著這筆好字,自然更不吝讚美了,著實讚了他幾句,這才將竹簡交給孫紹:“去回了阿循吧,然後回來,我有些話要跟你說。”
“喏。”孫紹起身,下了樓,將竹簡交給正在等候的周循。周循接過來看了一眼,脫口讚了一句:“好書法,大姨最近的可是下了不少功夫啊,這書跡越發老到了。”他根本沒有向眼前的孫紹頭上想,因為孫紹的書法如其人,粗疏而不堪入目,和現在看到的字差距甚遠。
孫紹也不辯解,他有些不懷好意的用力一拍周循的肩膀:“大弟,你是不是想說,我阿母是人書俱老?”
周循一聽,俊美的臉頓時憋得通紅,他有些侷促的連連搖頭:“大兄誤會了,大兄誤會了。”
“嘿嘿嘿……”孫紹摸著下巴奸笑起來,周循心中一寒,額頭青筋直跳。以前孫紹在他面前這麼笑的時候,一般都是要報復他的時候,而孫紹報復他的辦法通常都是拉他去較量武藝。說實在的,周循雖然文武雙全,武藝也不差,但是要和孫紹單挑,他還是隻有吃癟的份。那也不能怪他,他們這樣的世家子弟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