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饌選! !∠肟詞槔�

3 槍斃(3)

說句實在話,上世紀80年代之初,中國文壇轟然興起的“知青文學”,把下鄉視為下獄。把一切苦難,多都直接、簡單地歸為某塊土地和那土地上的一些愚昧。這就讓我常想,知青下鄉,確實是一代人和一個民族的災難。可在知青下鄉之前,包括其間,那些土地上的人們,他們的生活、生存,他們數千年的命運,那又算不算是一種災難?說心裡話,和農民永遠無法從本根上理解城市、無法理解知青下鄉是一代人和一個民族的災難一樣,知青們和曾經是知青的作家們、詩人們、教授們,其實也都根本無法真正理解他們曾經在那土地上生活了幾年,或更長一些時間的那塊土地和在那土地上活過來的千百年的人們。依實而言,在我家鄉那塊偏僻的土壤上,沒有大批的知青如黑龍江的建設兵團樣,人頭攢動地走來串往,但卻斷斷續續,每個村莊,都有著知青們客人般的到達。他們和旅人一樣,在那少則數月,多則數年後,也就陸續走了。

光榮地,回城去了。

我沒有聽到見到過,知青們在我家鄉那塊土地上“受苦受難”的事情。但我知道,那段記憶,已經成為了他們共有的苦難;成為了他們的一段珍貴而歡樂的歷史回憶。包括後來,村裡不斷地丟雞丟狗,甚至有整頭的山羊、綿羊,都會突然丟失。然你在四處尋找了三朝兩日之後,那狗頭羊毛,卻在知青點的房子周圍,赫然地扔著掛著,彷彿是一種旗幟在向敵營示威,是城市向農村示威。在我的記憶裡,對知青們沒有愛恨,也沒有什麼美好與羞醜。更沒有激情和所謂的無奈。只是覺得,那是那個年代的一樁事情,就像季節中的一場風雨,來就來了,去就去了。記憶猶新之時,令人痛惜之事,是1967還是哪一年裡,村頭的河灘地上,要槍斃幾個犯人。其中之一的是個男的農民,他的死與知青有關。說他翻越知青點的院牆,企圖*一個女的知青。雖未得逞,但卻罪大惡極,十惡不赦,也就只能將他認真斃了。

槍斃那天,人山人海,廟會一般,先在附近各村進行了一翻*,讓犯人們都站在卡車兩側,反綁了雙手,胸前掛了紙牌,上寫罪犯的人名罪名,如欲要*女知青的那個年輕農民,他的黑墨名字上,劃了鮮紅的墨水紅叉,名字之下,又寫了“*犯”三個大字。後背上還如戲臺上的死刑犯樣,插了木牌,寫了他的人名罪名。

人山人海。*的卡車,從人群中緩緩過去。

人山人海,人們都把堅硬的泥巴、石塊,投到那所謂的“*犯”的臉上身上。而不去投那也要槍斃的殺人犯和放火偷盜犯的人的臉上。

也就認認真真地,將他斃了。

幾聲槍響之後,一切又歸於風平浪靜,和雨過天晴後一模一樣。

待那河灘地上的人潮退去不久,我和幾個同伴去槍斃人的現場找著看了。確實看到,沙地上有著一些血跡,就像一些黏稠的渾水,浸染了沙地上的沙土。也就有些惘然。有了對知青們的驚恐和敬而遠之。因為,就此之前,在我們鄰村的一個知青點裡,有著一樁同樣的事情,只是角色倒了過來。是個男的知青,*了村裡的一個女孩子,十六七歲,她去地裡割草,被知青騙到屋裡生生奸了。事情的結果,是那女孩從知青點裡哭著出來,就在村頭投河自殺。而那男的知青,聽說女的死了,也就連夜逃出村莊,回了城裡。女方父母,為此痛哭不止,葬了女兒,也曾上告政府,可政府並沒有因此施法而進城抓人。

更是沒有,把那男的抓了判了。

那男的知青是*成的,且鄉村女孩還已死去。人命關天,對那男的知青,卻並未怎樣有個說法。只是政府的幹部陪著男的父母,從城裡來到鄉下,作賠了一些錢物。還有,世界上最為真誠的一種臃腫的道歉。然在半年之後,有了同類事情,犯人是農民,雖為*未遂,人卻猛地一下,轟然斃了。

那一天的黃昏時分,河灘上流動著夏天的悶熱和潮潤的水汽。我們那些半大的孩子,寂寞地站在做過刑場而熱鬧過後的河灘上的一灣空曠裡,就在那灣空曠之中,我開始對這個世界有了一種更為複雜的困惑;對那些知青,也不再存有仰視和羨慕,而且還生出了一絲怨恨,深藏在了自己的內心。從此,記住了他們在村裡的不勞而獲和偷雞摸狗,記住了他們在我們鄉村如度假一樣的生活。不太明白,我們鄉村本就田少糧少,革命、時代和偉人為何還要派這些城裡的孩子,到這兒禍害鄉村的人們。也就盼著他們趕快離開,回到他們家裡,讓城市鄉村,兩相疏離,彼此平靜,相安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