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1部分

廣東統帥,都是十分剛硬、十分倔強的脾氣。兩人一起經歷

了多次生死患難,也有過不知多少次激烈的爭吵。一直到死,

兩人仍是在爭吵。但在兩人的內心,卻又一定是互相欽佩。那

既是英雄重英雄的心情,又知道在抗拒清兵大敵之時,非仰

仗對方的力量不可。高明的組織才能和正確的戰略決策是必

要的,親臨前敵、殊死決戰的剛勇也是必要的。

寧遠在山海關外二百餘里,只守八里和守到二百多里以

外,戰略形勢當然大有區別。

寧遠現在叫作興城,有鐵路經過,是錦州與山海關之間

的中間站。地濱連山灣,與葫蘆島相距甚近。我真盼望將來

總有一日能到興城去住幾天,好好的看看這個地方。

天啟三年九月,袁崇煥到達寧遠。

本來,孫承宗已派遊擊祖大壽在寧遠築城,但祖大壽料

想明軍一定守不住的,只築了十分之一,敷衍了事。

袁崇煥到後,當即大張旗鼓、雷厲風行的進行築城,立

了規格:城牆高三丈二尺,城雉再高六尺,城牆牆址廣三丈,

派祖大壽等督工。袁崇煥與將士同甘共苦,善待百姓,當他

們是家人父兄一般,所以築城時人人盡力。次年完工,城高

牆厚,成為關外的重鎮。這座城牆是袁崇煥一生功業的基礎。

這座城牆把滿清重兵擋在山海關外達二十一年之久,如果不

是吳三桂把清兵引進關來,不知道還要阻擋多少年。

關外終於有了一個安全的地方。這些年來,遼東遼西的

漢人流離失所,若是給滿洲人擄去,便成了奴隸,於是關外

的漢人紛紛湧到,遠近視為樂土,人口大增。寧遠城一築成,

明朝的國防前線向北推移了二百餘里。

袁崇煥同時開始整飭軍紀,他發現一名校官虛報兵額,吞

沒糧餉,蠻子脾氣發作,當即將他殺了。但按照規定,他是

無權擅自處斬軍官的。孫承宗大怒,罵他越權。袁崇煥叩頭

謝罪。孫承宗也就算了。他後來擅殺毛文龍,在這時可說已

伏下了因子。

孫承宗也是個積極進取型的人物,這時向朝廷請餉二十

四萬兩,準備對清軍發動進攻。孫承宗是教天啟皇帝讀書的

老師,天啟對老師很不錯,立刻就批准了。但兵部尚書與工

部尚書互相商議說:“軍餉一足,此人就要妄動了。”所以決

定不讓他“餉足”,採取公文旅行的拖延辦法,使孫承宗的戰

略無法進行。孫承宗於是進行屯田政策,由軍士自耕自食,卻

也得到很大的成效。

天啟四年,袁崇煥與大將馬世龍、王世欽等率領一萬二

千名騎兵步兵東巡廣寧。廣寧即今北鎮縣,在錦州之北,離

滿清重鎮瀋陽已不遠了。袁崇煥還沒有和清兵交過手,這次

已含有主動挑戰的意味。但清兵沒有應戰。袁崇煥一軍經大

淩河的出口十三山,從海道還寧遠。這時清兵已退出十三山。

袁崇煥這次陸海出巡,寫了一首詩,題目是《偕諸將遊

海島》,不說“率諸將”而說“偕諸將”,不說“巡海島”而

說“遊海島”,頗有儒將的雅量高致。詩中很清楚的抒寫了他

的心情:是戰是守的方略苦受朝廷牽制,不能自由,見到大

好河山,更加深了憂愁。對榮華富貴我早已看得極淡,滿腔

忠憤,卻只怕別人要說是杞人憂天。外敵的侵犯最後總是能

平定的,但朝廷中爭權奪利的鬥爭卻實是大患,不知幾時方

能停止?看到天上浮雲,冷清清的月亮,又想到我父親逝世,

傷心得腸也要斷了。

短短三四年之間,從京師戒嚴到東巡廣寧,軍事從守勢

轉為攻勢,這主要是孫承宗主持之功,而袁崇煥也貢獻了很

多方略。

孫承宗很賞識他,盡力加以提拔。袁崇煥因功升為兵備

副使,再升右參政。孫承宗對他言聽計從,委任甚專。

天啟五年夏,一切準備就緒,孫承宗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