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斯組織在行動。
挑撥離間是主策,似乎一直都是這麼幹的。
其效果是攪動天下風雲,累死無計,可見一斑。
而這只是狄溥謀劃大計之中的一環,不得不說所圖匪淺。
而他們算計的人,正在互相傷害,還處在艾斯組織挑撥離間的氛圍之中,不得解脫?
長安皇宮,金鑾殿上,朝會正酣。
“啟奏皇上,王浪軍膽大妄為,以恐嚇,鞭打太子皇子,驅趕眾臣子嗣奔跑不止,實為謀殺啊?”
“是啊,皇上,太子皇子豈是王浪軍可以肆意欺辱的存在,王浪軍罪當其君,該殺!”
“問題是誰殺得了王浪軍啊?”
“就是,朝廷早已沒有震懾王浪軍的能力了,可恨啊!”
“天亡大唐,悲乎哀哉……”
眾臣相繼跪奏,喧囂了金鑾殿,鬧哄哄的。
話裡話外透著逼宮之意,軟硬兼施。
李世民端坐在龍椅上,如坐針氈,強忍著怒罵眾臣的衝動,還想聽聽魏徵一干重臣之論。
魏徵自打從無量宮迴歸之後,左思右想了好幾天,總算看透了李二的權衡之計,幾度心寒後怕。
總局著算來算去,殫精竭慮的為朝廷貢獻心力,換來的卻是利用,配角戲份,觸感到悲涼的一面。
這讓魏徵有種急流勇退的心思。
但往哪退?
如今的局勢是退無可退。
無論退到哪裡去,都無法確保子嗣,家族的安全。
於是,魏徵有些心涼到麻木的質感,靜等到這一刻才出班跪奏:“皇上,臣有本奏。
一奏人心浮動,多有投靠黑衣人一黨的內鬼,導致這場災難,累死無計,當以殺止殺!
這類人,特別是滲透到朝堂上的官員,不殺不足以平民憤,靜平天下,一致對外。
二奏權貴為富不仁,多有勾結亂黨藉機生事,茶毒皇權,當殺無赦!
不殺這些權貴富商,只會滋長他們貪婪的野心。
這類人早晚都會陷害大唐江山於崩潰邊緣。
三奏王浪軍藐視皇權,欺辱太子皇子,欺凌眾臣子嗣,此為亂國之象。
傳揚開去有損皇權尊威,動搖國本。
這也是讓眾臣蒙羞,飽受萬民唾棄的大事,不可輕忽!
還望皇上對這些人處以極刑,保我大唐社稷穩固昌盛!”
“臣附議,魏相所言不差,理當對這些內患賊子斬盡殺絕,誅九族!”
“臣附議,王浪軍根本沒有與朝廷合作的誠意,肆意折辱太子皇子,當殺!”
“殺,不殺王浪軍不足以取信天下人……”
眾臣你一言我一語的附議,咆哮在金鑾殿上。
亦有臣子做和事佬,勸諫李二平息戰亂,不宜再造殺孽,徒增傷亡。
天下死的人夠多了,再死下去就是失德遭天嫉的罪孽?
總之說什麼的都有。
而朝堂上的言論,向來都是兩面派,持衡的局面。
李世民耳聞目見了朝臣的嘴臉,暗罵眾臣圓滑無恥,惱怒魏徵轉風使舵的心機,不為自己分憂,憤憤不平的說道:“夠了,朕要一個善後之策,不是爾虞我詐?
朕不妨告訴你們,安排太子皇子與世家子嗣跟隨王浪軍救濟饑民,就是借刀殺人。
借王浪軍的刀,借眾臣子嗣之手,亦是皆皇家人的胸懷,擰成一股繩平亂消災,救濟饑民。
顯然,這需要一個紐帶,連結凝聚高階實力,平亂攘外。
那麼誰來做領軍人物?
你們誰來?”
李二道出一份真情,震驚朝野。
為什麼會這樣呢?
會說李二在無量宮轄區,似乎被王浪軍當孩子敲打,訓斥回來,丟人丟大發了。
雖然最終贏了一局,但是贏的窩囊,憋屈。
贏的大氣都不敢出一口。
這算什麼啊?
這一切在李二的心神上,似是被刀扎過似的,血淋淋的疼痛著。
相反,疼醒了李二的意志,似是不再與眾臣玩制衡了?
李二這一番話直奔主題,直擊眾臣的心胸。
可謂是當頭棒喝。
魏徵頓時想了很多,試探性的接話說道:“皇上,如此安排可是要讓王浪軍帶來紈絝戰隊拿五姓七望開刀?”
“不可啊皇上,這會出動天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