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現在自顧且不及,哪能為盟友提供糧草?即使真結成同盟,我們只需要打斷他們的糧草供給就能穩操用券了。”
李靖的一番話,分析得透徹,據情報所說,吐蕃連年內亂,苯佛之爭久未平息,再加上漠北高原慘遭毀滅性打擊,那薄弱的經濟早就不堪重負,連下崽的母羊都殺掉吃了,可見其困難,真是有結盟,波斯和天竺的糧草則需要自備,那極其漫長的補給線,對他們來說,那是惡夢一樣的存在。
劉遠緩緩點點頭說:“微臣也主張力戰!”(未完待續……)
895 主動請纓
“哦,你也主張力戰?”李二楞了一下,有點吃驚地問劉遠道。
在戰場上成長、在戰場上成名、並在戰場上取得巨大成就的李二,無疑是一名極為出色的將領,眾人想到的,李二不可能沒想到,論戰績、說戰略目光,李二比這裡所有人都要出色,特別是在玄甲兵的建設上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劉遠看得出,並不是李二不想戰,而是,他的決心還不足夠。
或者說,他還沒痛下決心。
聽到李二詢問自己,劉遠一臉堅定地說:“是,皇上,臣竊以為,此戰勢在必行,不僅要打,還要徹底征服吐蕃。”
李二饒有興趣地說:“好,說說你的見解。”
“是,皇上”劉遠在進宮之前,已經設想了很多種可能性,剛才又完善和補充一下,現在的正好把自己的想法盤出:“吐蕃反覆無常,已經不能信任,而二國的矛盾也不能再調和,以他們兇悍的個性,不把他們徹底征服,終歸是個禍患,現在吐蕃連番內亂,又遭受重創,實力大打扣折,正好是下手的最好時機,如果讓他們休養生息,把傷口舔好,那麼下次再動它的代價就大了,此是其一”
劉遠豎起二根手根頭說:“其二,吐蕃與大唐接壤範圍很廣,吐蕃騎兵一出積石山,可以一馬平川直達長安,始終是個禍患,也就是這樣,高句麗才會咄咄逼人,甚至與吐蕃眉來眼去,圖謀不軌,那是高句麗知道,大唐要把主要兵力放在防吐蕃上,很難全力出手對付它。解決了吐蕃,也就除去大唐的一個心腹大患,這樣一來,大唐就可以抽出手,幹很多大事了;最後就是拿下吐蕃後,大唐與胡商的往來會更為密切、經濟也就更加繁榮,再也不怕吐蕃為難,甚至暗中劫殺之事。”
稍稍休息一下,劉遠又繼續說:“至於波斯和天竺,其實不足為患。有一句叫遠水救不了近水,特別是在欠缺糧草的情況下,李將軍說得不錯,光是糧草的補給,就足夠讓他們頭痛了。而和大唐對敵,對他們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會。也是一個巨大的風險。他們不一定有這個膽量,再說三方現在還在緊急磋商中,近期內肯定實現不了,就是談妥了,需要準備、出征等等,我們兵多將廣。士氣高昂,手中有火藥又有秘密武器,不誇張地說,我們把吐蕃拿下來。他們還沒反應得過來呢。”
劉遠的一番話,說得合情合理,眾人聞言,不由頻頻點頭。
李二更是心明如鏡,劉遠這番話,可以是說到點子上,劉遠跟李二描述了天之寬、地之廣,成功地把李二的世界觀由大唐的一畝三分地,擴散到整個世界,劉遠說得對,大唐的利益就這麼多了,怎麼分也不可以讓所有人滿意的,還不如把目光放長遠一些,放眼整個世界,這樣一來,就有足夠的土地和人口滿足皇權和士族的需要,這也是上次皇權和士族對抗時,李二主動妥協的原因,如果要擴大大唐的版圖,就一定要解決吐蕃,不然它就像一根刺頂大唐的“喉嚨”,不僅不吐不快,還有可能危害到性命。
最重要的是,吐蕃的國力,可以說到了近年來最低迷的時候,此時不打,更待何時?
趁它病,要它命。
李靖點點頭說:“不錯,吐蕃、波斯、天竺,都可以說一方豪強,三者加起來,實力的確我大唐之上,不過波斯和天竺畢竟是外來者,人生地不熟,勞師遠征,糧草難繼,他們出兵之前,肯定會詳加考慮,不敢貿然行動。”
“對”秦瓊眯著眼睛說:“小遠所說的高原反應,對大唐說是一個障礙,對波斯和天竺來說,同樣也是障礙,而他們肯定沒有像我們對付高原反應的訓練方法,這樣一來,這二者的兵力,出現在吐蕃戰場的機率不大,對我們征討吐蕃的計劃影響也不大,如果不出現在吐蕃,不難想像,他們應是分幾路攻入大唐,讓我們顧此失彼,可惜,他們的如意算盤勢必落空,因為我們大唐有水泥,利用水泥可以快速而有效地建造大量堡壘,並形成陣式,有效地大量殺傷敵人,此外還有火藥這個神器,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