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7部分

不錯,幹得挺好的。”劉遠一邊看,一邊點頭表示滿意。

看到東家表示出滿意,鄭老頭還有老古師傅對視一眼,彼此眼內都是喜色。

劉遠揚了揚手裡剛印好紙,笑著問二人道:“兩位,你們做了這麼多次的研究,有什麼心得體會或碰到有什麼問題,現在說出來,大家探討一下。”

“老古,這方面你最熟悉,你來。”鄭老頭把這個任務交給了一旁的老古師傅,在印刷這方面,老古師傅是主力,而他只是負責在一旁協助,再說陳家窯的正常運轉,也離不開他。

老古師傅也不拒辭,向劉遠行了一個禮道:“東家,你說的那個法子太奇妙了,可行性非常高,總體來說是沒問題,不過就是細節方面需要推敲一下。”

看到劉遠沒有說話,反而鼓勵他繼續說出下,老古師傅又繼續說道:“用膠泥刻字,速度快、價格低廉,修改也方便,就是刻錯了也沒關係,我和鄭窯頭試驗了很多次,發現刷大字時,把泥字燒得六到七硬就行,這樣修改起來也方便,不過印刷的小一點的字,最後就是燒到八分硬最好,因為我們做的是泥,字小了,那凸出來的字太單薄,稍一用力就容易折斷或變形。”

劉遠一想,這樣也對,要是字小了,字型單薄,的確容易折斷,再說你要刷印的話,也不是隻印一次二次的,當然是以耐用為上。

鄭老頭在一旁高興地說:“東家,按你的方法,我們的測試很成功,反正我們的材料也就是膠泥,可以一邊做一邊積累經驗,東家,我想,我們現在就可以印刷書籍來出售了。”

“窯主說得對,一邊印一邊積累經驗。”一旁的老古師傅也興沖沖地說。

劉遠接下陳家窯後,大大改善了這裡的情況,吃的、用的方面非常大方,知人而善用,最重要的是,兩人的工錢直接翻倍,這兩個都是實誠的人,拿了那麼高的薪水有點過意不去,一直都尋思著怎麼幫劉遠賺錢呢。

“那行,那就先印《詩經》這本經典之作吧,一邊印一邊吸取經驗,看看一個活字可以印刷多少次,印一本的成本是多少,不過~~~~”劉遠拿著手上那張紙,陷入了沉思。

老古師傅緊張地問道:“東家,不過什麼?”

劉遠盯著那印著《關睢》的那張紙,自己也疑惑了起來:紙張厚實、字清晰可見,一眼望去沒什麼問題,但心裡總有一股彆扭的感覺,可是為什麼彆扭,一時又說不出來。

“東家,你怎麼~~~說話只說半句的,有什麼事,你直接吩咐就好,我和老古師傅全聽你的。”鄭老頭又在一旁表忠心了。

只說半句~~~對了!劉遠的腦中靈光一閃,馬上想是什麼問題了:標點符號。

紙的《關睢》只有四句、十六個字,可是印在紙上時,那是沒有分開的,就是十六個字一起印,第一行寫了十個,而第二行只有六個,詩是全部在哪裡,要是要理解的話,你還得揣摩著字裡行間的意思自己區分開一句一句的。

要不是那首《關睢》名氣太大,估計劉遠還得想好一會,才能分辯得出來。

古時的習慣,那字是從右開始,堅著寫,也堅著讀,這個習慣到了近代才改了過來,對於這點,劉遠都感覺有點彆扭了,可是這是大勢,劉遠也改變不了這個習慣,不過在段落分句上,劉遠覺得,還是得創新一下。

那些才子、文豪可以輕易做到分字斷句,可是對那些大字不識一筐的普通人,那是很麻煩的事情。

對了,紙上只有字,也顯得比較單調。

看著鄭老頭還有老古師傅那期待的目光,劉遠自信地笑了笑:“兩位做得很好,不過,有些方面我們還是要改進一下。”

086 標點符號

“有待改進?東家,我們哪裡做得不好,您~吩咐,老漢馬上修改。”鄭老頭楞了一下,不過很快又擺低了自己的姿態。

開始尊重他,因為劉遠是東家,自己的米飯班主,可是得知劉遠是名振揚州的才子,文曲星下凡,更從內心發出尊敬,現在又想出那麼一個點石成金的鬼主意,對他佩服得簡直五體投地,聞言連忙請教。

劉遠指著紙上的字說:“紙沒問題,字也很清楚,但是一眼望去,有點難理解,段句之間的含義,還要自己用心啄磨,太費勁了,一個不好,那字裡行間的意思全變了,這樣印刷,不好。”

“可是,東家,自古以來都是這樣的啊。”老古師傅有點委屈地說。

“這不怪你,來,我有個主意。”劉完說完,從一邊隨意拿過一支毛筆,在墨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