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6部分

大地在震動,海域在延伸,整片天地都在微微起伏震動。

三宮二十四神齊齊出手,持諸多神職法器,平復震動,化解災難,安撫生靈。

頓時間,二十四道神光並輝,天空日月星辰齊出,結成天羅地網,不斷消磨四枚靈珠帶來的旺盛靈機。

周迅無所不在的角度去看,大地又厚實了幾分,海域越發深沉凝淵,天地間土,水二屬靈機大盛,增益約有一成。

他知道這只是暫時的,隨著這兩種靈機在天地間不斷轉化,尤其是有二十四位內景天地所出先天神主持,不出半月,這裡就會回到一種大體上五靈和諧,五行平均的狀態。

而假若沒有這二十四位神主持,任憑靈機自行演化,那麼這個過程將會拖延至一年甚至更久。

這就是有神主持的天地優勢所在,也是周迅這幾年發主要修行。

“三宮各有一位太一君坐鎮,統御宮中八位正神以及諸多輔神,次神,便是模擬原初神道,建立天地秩序,對於圓滿天地有難以想象的推動。”

“其中玄妙,數不勝數,難以言說,隱隱有道韻在不斷增長,就連我在天地間的意志都得以提升……難怪此處要存想出這二十四位神。”

周迅感受到瀰漫在天地間無所不在的自己,以一種超然的角度去感受這天地間事物變化,近乎大道,每時每刻都有新的領悟。

內景天地在成長,二十四正神也在一併成長,並且漸漸有二十四種不同領域的道韻漸漸凝聚,涵蓋這片天地間絕大多數領域,並且不斷覆蓋延伸。

三位太一君實則都是周迅一點神意所化,倒沒什麼玄妙,不用多說。

這二十四神形象,乃是八景道君秘傳,其真名,衣冠服飾,手持法器,司職領域,各有講究,不得真傳,不能入門。

“太初有道,神與道同。神就是道,道就是神。”

周迅咀嚼著這句話,似有所悟。

第九十七章張家老祖,清水仙人

竹林隱士,風吹動,竹葉輕搖,濤聲陣陣,鹿鳴雙仙。

清水和白露是一對結伴同修的道侶,白露對外顯童女相,清水則是童男相。

道侶,既是一同修道的同伴,也是彼此依靠的好友,關係親密更勝凡間夫妻。

道侶相互扶持,互相濟度,多為兩人,也有多人結伴修行。

在修行路上,誰也不敢說一帆風順,總是會遇到種種阻礙,是一人難以解決的,這時就要靠道友幫扶了。

比如渡劫這等極其隱秘之事,關係到身家性命,往往會拜託道侶護法,在渡劫之人最脆弱的時候,替他阻攔一些意外。

是以,道侶比夫妻更可信,比知己更難得,非要是彼此相知甚久到足以交託性命的程度,才有可能結為道侶。

竹林並不在書院內,而是位於書院的後面。

整整過萬畝的竹林,全部生長著至少三丈高的竹子。

竹林間到處都有泉水,小溪,小渠,水流聲不絕於耳。

沿途還有些小動物探頭探腦,仔細瞧去,又地跑走了。

過了一段石板路,面前出現了湖泊,湖心有零零散散十幾個小島,小島之間都搭建了細細長長的浮橋,通體都是竹子做的,沒入水下的橋樁也是如此。

浮橋曲折蜿蜒,只容兩人並肩而過,踏著浮橋能感受到湖面吹來的陣陣涼風。

此時日頭已高,陽光正好,湖面水波瑩瑩,反射著陽光。

一片藍天竹海倒映其中,置身水面迴廊上,身邊都是竹海,水面倒映著藍天,一時間竟有著人在天際的錯覺。

水天之間,唯有腳下回廊,身邊欄杆,還有前方的小島,而四周全是竹海。

白色的鷗雀展開雙翅,撲稜稜地拍打著,低低地貼著水面飛過,細長的喙不時扎入水下,啄食小魚,發出哇哇地鳴聲。

順著水上長廊一路走來,經過好幾個湖心小島。

島上都有宮觀建築,有丹房,劍爐,經樓,賞荷廳,涼亭等建築,都有濃厚的前朝宮廷樣式,美觀大氣。

“鹿鳴書院果然跟前朝宗室有關,野史有云,前朝國滅前,十二公主並七皇子,在烏衣衛的護衛下,帶著宗祠神主衣冠南渡。算算時日,書院那時已有雛形,還沒有而今這般規模。”

“這幫遺老遺少最後南逃,相必是搬空了國庫,即便那時國庫沒多少錢糧,內庫總還是有的。有了這許多銀錢支援,足以使得任何一家書院興盛……而鹿鳴書院發跡時間,恰好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