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陸揚的話,他沉吟著,很快說道:“以色列這種坦克材料很複雜,對外不公開的。我國包頭特鋼廠、齊齊哈爾特種鋼板廠,也在從事這方面的研究,但是效能還不過關。短時間裡,我們無法辦到呀?”
陸揚聽他這麼一說,神秘地一笑,說道:“我給你一個處方,你去訂購包頭特鋼廠三毫米厚鈦釹鋼板,再去訂齊齊哈爾特鋼廠的四毫米厚h21netd3鋼板。兩種鋼板中央五毫米夾層充裝待氨基硼酸成分的瓷粉,記住要在十五個大氣壓下以上的壓力下壓實桶裝,這種鋼甲的抗擊度能抵擋美妙124oo米爆的物質,這種效能比以色列的多米合金要高37%,但是重量上要比人家的重2o%。”
能說出如此精準的資料,陸揚也不過是隻花了五分鐘在腦中快計算出來的。
陸揚的大腦裡不僅記憶幾千萬種武器的資料,而且同時還記憶了世界幾十萬個廠家的材料資料,他能在腦中快建立一個打擊和抗擊的模型,根據打擊力度去選擇材料配比,並快在腦海中模擬真實的打擊過程,如果把程式設計和輸入資料算在內,比傳說的智腦都要快。
陸揚這句話不僅讓宋昀一驚,就連一旁正在做事的幾個工程師立時放下手上的活兒,驚訝地看向陸揚,有人即刻當即問道:
“這怎麼可能呢?”一位戴眼鏡的小夥子當即問道。
“是呀,鈦釹鋼板密度小,但是抗撕扯度強,韌性非常好。三毫米厚的此類板材,他可以抗擊95o米秒彈頭的擊穿力已經到頭了;夾層中無粘性的瓷粉根本沒有抗擊抗擊力度,雖然摩擦係數很大,但是隻有5毫米的摩擦距離,根本起不到什麼阻滯作用;四毫米厚h21netd3鋼板嘛……”這位年輕人掏出計算器和紙筆,快地在上面寫出一行行公式,密密麻麻地計算起來。幾分鐘後,他扶了扶厚框的眼鏡,說道:“最後一層的的抗擊打度為112o米秒。三層疊加後,最多可抗擊26oo米秒的爆炸物品,對合金穿甲火箭彈中g4炸藥來說,爆破初帶達到84oo米秒,鑽透力更是可以擊穿45毫米厚c4的主動鋼甲,而您這種複合鋼甲更不在話下,一擊就穿”
在這個年輕人計算過程中,陸揚一直安靜地等候他的結論,甚至還擺手示意宋昀和周圍的人不要說話,以免打擾此人的思考。
“這位同志,怎麼稱呼你?”陸揚看著那雙自信的眼神,笑著問道。
“我姓林,名子元。”文秀的小夥子很年輕,看上去絕對不過27歲,但他昂著下巴,一雙眼光灼灼逼人,充分顯示出他的自信。
陸揚“哦”了一聲,轉頭看向宋昀級其他人,看到有幾個人還在皺著眉頭,眼光也不定向,顯然還在思考中。於是,他用徵詢的口吻問道:“你們還有不同的意見嗎?”
有問必答,林子元身旁一個歲數在三十幾歲的工程師馬上舉手回答:
“我覺得小林的演算法沒有錯,只是他忽略了一個問題,夾層中有十五個壓力,十五個壓力下的瓷粉本身就能達到非常強的抗穿透力,每平方毫米15公斤的力量對於子彈尖部沒有什麼阻力,但是對於旋轉的子彈側面,卻可以產生幾百公斤的阻滯力量,子彈會快停轉,甚至被卡在隔層裡。我的計算能力不強,現在不能計算出詳細的最大阻滯力和子彈的進入的臨界度。”
在他的回話中,宋昀已經低聲地告訴陸揚,這個人是畢業於國防科技大學的張斌,今年32歲,博士後。專門研究裝甲武器的,尤其是重灌坦克是個強項。
林子元一聽,臉色一紅,馬上又在紙上列出一套公式,兩分鐘計算完畢,說道:“張工說得對,我的確忽略了側向旋轉摩擦力,這麼算下來,15個壓力下的瓷粉可以抵消15oo米秒,綜合算下來,也不到3ooo米秒,距離這位小兄弟說的124oo還差94oo呢,這是一個很大的差距,您將怎麼解決呢?”
張斌的話音方落,站在悍馬飛車另一邊的一個個頭不到17o厘米的年輕人插話道:“還有個問題,就是如果裝甲被聚能導彈擊穿了,夾層中的15個大氣壓也就不存在了,這時遇到大秒的穿甲火箭彈,怎麼辦?”
——————————————
本章數字裡,有部分資料是真實的,另一部分每經測算,只是估算。切勿對號入座,較勁兒。
第二百七十七章他是誰?
第二百七十七章他是誰?
裝甲的厚度和材質看似只是坦克或裝甲車外面的一層衣裳,但是卻牽扯到一個異常複雜的問題。
鋼甲越厚,抗擊打能力就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