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給那些太過高傲的世家算是一個警醒。瑞帝登基多年對世家都沒有任何動作,他們慢慢的也就放鬆警惕,世家的高傲和固執又出現了,所以他們被炮灰是應該的。誰叫你在皇室面前抬著頭做人。
所以,崔太師家的孫子是個兔兒爺成了京城權貴間最娛樂人的八卦。今年進宮參拜的各位命婦們,那笑得一個燦爛,青樓妓館被處置了,家裡的男人們也不敢頂風作案,所以被滋潤的自然是她們啊,想生兒子或女兒的,都在這個時候抓緊了,一時間清涼寺的香火那叫一個旺盛,尤其是送子觀音的,各種生子秘方也很火啊。蘇鳳寧在皇后那兒聽說清涼寺是皇家寺廟時,嘴裡的糕點差點沒噎死她。蘇鳳寧敢肯定前朝的那位穿越大神是北京土生土長的北京青年,要麼就是清宮戲看多了,尼瑪,清涼寺,在甄嬛傳裡是多麼偉大的存在啊。蘇鳳寧想到皇城和故宮差不多的格局,也就淡定了。這位一定是從北京穿來的。不過還好他並沒有把所有宮殿的名字都按照故宮來取,蘇鳳寧估計這位穿越大神估計不怎喜歡清朝,宮殿裡凡是帶清的字都被換了,許多宮殿名稱都不一樣。不過至少上朝的宮殿還是沒變的,依舊叫太和殿。殿試的地方依舊叫文華殿。
作者有話要說:
☆、清涼寺上香
清涼寺算是國寺,大年初一是太后進香的日子,而今年,蘇鳳寧自然是陪伴在側的。
一路上早已被肅清道路,蘇鳳寧也乖乖的陪坐在太后的鳳輦裡,時不時的看一下外面,這幅景象落在陳太后眼裡,自然又是一番對蘇鳳寧的憐愛。殷朝經過兩百來年的進化,各種禮儀是齊全的,皇家公主是不準隨意出宮的,除非出宮嫁人,要不然都是一直在宮裡學習,美名其曰﹕不能丟皇家的臉。
蘇鳳寧天天被關在深宮裡,肯定很無聊吧。其實蘇鳳寧看的,是那些商業店鋪。開國老祖既然是穿越人士,自然之道發展商業的好處,所以大殷朝的商人地位是大大提高了的,而且商人之子是可以參加科舉的。但是做官之後,就不能參與家裡的商業,也不能利用自己的權利,替家裡謀求利益。在後來的幾位帝王狠狠懲罰過一些仗勢欺人的官員之後,除非是真心想讀書的,一般的商戶人家的孩子還是子承父業,不會想去參加科舉。士農工商的階級地位不是那麼容易打破的。
蘇鳳寧還真沒打算乖乖當個公主,再說,她哥哥那麼聰明,那個位子還是有希望的,她雖不至於能幫上什麼大忙,但是也不喜歡拖後腿。
“參見太后,太后千歲,千歲,千千歲”。元智主持帶著全寺的在大門迎接。
“起來吧”。太后道。然後由元智帶著到大殿上香。
“寧丫頭,給你母妃上一柱吧。”太后對著蘇鳳寧道。蘇鳳寧應了聲,接過安園手裡的香,恭敬的朝菩薩拜了拜,這才把香□香壇。
“太后,達悟師叔在禪師等著您”。等蘇鳳寧上完香,元智主持開口對太后說道。
“福兒,你帶著七公主在清涼寺裡轉轉。”
“是。”福兒恭敬道,隨即跟著蘇鳳寧出去了。說實話,對於大冬天的逛寺廟,蘇鳳寧還真沒什麼興趣,冷颼颼的,棉衣,達官貴人是不屑穿的。蘇鳳寧自然也沒有,就披一件大毞,裡面全是絲綢的衣服。不冷才怪。
“清涼寺的梅花開得極好,公主要不過去瞧瞧?”福兒問道。蘇鳳寧也不知道太后要和那位大師談論多久,想想也就答應了,走走還更暖和些。雖然她對那梅花真不怎麼感冒。吟詩作對,傷春悲月,一向不是蘇鳳寧的菜。
太后出行,清涼寺自然是全封閉了的,所以要來個什麼偶遇,什麼在在梅花下遇見男子的,那是都是話本里的,你當皇家護衛是吃素的,那麼容易就讓你爬進來或是被買通。所以,蘇鳳寧了無生趣的看了一會兒那各個大詩人都讚賞過的梅花,算算時間,也就往回走。
走到大雄寶殿,正好遇見太后出來。後面還跟著一個仙風道骨的和尚,蘇鳳寧對上他那雙睿智的眼睛就急忙低下頭。一般這些大師都會算命,蘇鳳寧在前世也沒小瞧過這一類人,能在中國五千年曆史裡都存在,自然有它的秘密之處。她還記得當時和一個香港人合作,那香港人在每次決策之前都要過問大師的,幾次之後,蘇鳳寧不得不佩服那些學算命的。蘇鳳寧可不想被瞧出什麼端倪來。
“七公主,既來之則安之”。尼瑪,你不找麻煩,麻煩自來找你。蘇鳳寧一臉的懵懂,表示聽不懂。丫的,你知道就行了,幹嘛還要說出來。她暗自腹誹,這和尚看出了她的來歷,還非要說出來,簡直無聊。難不成他還能把自己送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