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子,根本顧不得注意孔懿地抽身而退,“為什麼,練鈞如不是你的眼中釘麼?我就不信,你會為了孔懿而忘了自己的遭遇!那個一直以來處心積慮要謀奪天下大統地人是誰?”
“自然是我!”伍形易倏地踏前一步。含笑答道,“只不過我如今不想那麼費勁了,有人代為達成目標不好麼?”他見離幽露出了無比驚愕地神情。不由更加暢快地大笑了起來,“你怎麼知道我就一定會照著你的計劃配合,那對我並沒有好處,畢竟,如今的中州已經恢復了當年的光景,我又何必苦苦從中作梗?幽夫人,收手吧,這些人都是我這幾年從護衛中精心挑選訓練出來的,武功個個都不輸給小懿,你再抵抗也不過是徒勞!”
“你會後悔的!”離幽冷森森地扔出一句話,隨即丟下了手中的匕首。然而,她並未如伍形易想象一般束手就擒,悽然一笑後便軟倒在地。待伍形易和孔懿雙雙上前檢視時,地上已經只剩下了一具冰冷的屍體。誰都沒有想到,貴為中州王姬,周侯夫人地離幽竟會死得這麼決絕。
幾乎在同一天,練鈞如也逃過了一場絕殺,數以百計的瘋狂殺手襲擊了他的本隊,儘管五百扈從死傷慘重,他本人卻只受了輕傷。逃過一劫地練鈞如在收到孔懿傳來的訊息後,立刻傳令給四國主帥,命其加緊攻勢,就連中州老將姬毓泰也再次征戰沙場。儘管以周國一隅之地對抗四國之力,但長新君樊威慊仍舊死死抵擋。中州華偃王七年七月十六日,豐都淪陷,樊威慊伏劍自刎。
戰事平定之後,天子姜偃以鬥御殊功大,將周國一半國土分封鬥氏,去原國號“周”,賜國號“齊”,其餘國土併入中州。至此,夏侯閔西全、炎侯陽無忌、商侯湯舜方以及新封的齊侯鬥御殊共謁天子,數百年不變的格局再次經歷了一次洗牌。
伍形易再和練鈞如深談三日之後飄然而去不知所蹤,一直矢志追隨他的常元也跟著離去,而天絕地煞卻繼續作為統兵大將鎮守一方。時隔多年,一直棲息在練鈞如身上的瑤姬終於達成了夙願,順利進入了輪迴。
華王姜偃的治世只維持了不到十年,儘管四方諸侯已經式微,但中州三英的威名更深入人心,朝堂已經變成了三人共同的舞臺,上至世家群臣下至黎明百姓,無不仰三人馬首是瞻,無疑架空了天子的威權。中州華偃王十七年新春,華王姜偃退位,御座由王后水清慧所出嫡子姜豐接任,然而,任何一本史書都不約而同地隱藏了此事背後的不知名故事。這段令人疑竇重生的史實,自然而然地湮沒在了歷史的洪流中。
百年之後,一位原本默默無聞的王子姜景登上了御座,是為華景王。相傳他的王室血統存在種種疑點,但由於三英後人的一致支援,朝中上下無人敢當面置疑。在他的高明手腕和雷霆用兵下,四國四夷併入中州大統,數百年諸侯割據的亂世終於迎來了終局。
(全書完)
後記
在字數尚且不到《凌雲誌異》一半的時候,《千鈞》終於畫上了句號。儘管我的筆力和掌控力相對於寫《凌雲誌異》的時候都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是,這本書仍可以稱得上是失敗之作。用四個字來形容,可以說是失之偏頗,在拋棄了凌雲前半部優點的同時,繼承了凌雲後半部的缺點。
無論從情節還是佈局來看,原本該更復雜的《千鈞》都失去了我當初寫開頭時的本意,當然,這也是我自己意志不夠堅定的緣故。
架空歷史小說之所以會擁有很大群體的讀者,一是對真實歷史的改造,二則是為了追求一種跨越時光的代入感。在這一點上,《千鈞》的歷史背景就顯得有些凌亂了,而且情節不合理的地方也遠遠比凌雲更多。片面追求所謂權謀的結果就是把整體情節帶得蒼白無力,人物性格模糊,精彩之處乏善可陳,所以這段時間以來,我一直在深深地反省(大失敗,可惡啊!)
對於下一本新書,儘管有很多人還是讓我再寫架空歷史,但是接連兩本架空歷史小說寫下來(而且是一本尚可的接著一本糟糕的),就是再鐵桿的讀者恐怕也會生出審美疲勞吧?所以呢,下一本書應該不是歷史類的了,至於再下一本,也許我會回到歷史的老路上,重新演繹一段新的歷史傳奇。
關於新書,我已經足足廢掉了十幾個開頭,十幾萬字,說起來也是比較令人沮喪的經歷。如今起點的新書太多了,如果沒有找準突破口,隨便開新書,下場可能會很悽慘一年寫了兩本書將近兩百萬字,這大概是我今後都無法突破的數字,想想也覺得可怕。
如果不出意料的話,新書比較可能是都市的,當然,我一個女生不可能執著於所謂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