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就是自己餓一頓,也給人家多一口吃的; 能救命的,這是大功德。
門口那小姑娘,頭髮長長的,綁在後面跟一把枯草一樣; 臉上雖說是乾乾淨淨的但是一臉菜色; 餓的夠嗆。
“老奶奶,您行行好; 大恩大德忘不了,給口吃的吧,好幾天沒吃過飯了。”那小姑娘知道看誰,那麼多人坐著就看郎菊南了,那裡面她年紀最大,覺得能主事。
郎菊南見不得這個,從座位上站起來; “你等著,我給你拿些吃的,在這裡歇歇。”
一聽有吃的,那老太太也高興壞了,拍著身邊小姑娘的肩膀,“花兒,遇上好人了,給人家磕頭,救了我們的命啊。”
拉著旁邊小姑娘就跪下,祖孫倆走了不少的路,聽說東北日子好過,就一路要飯過來了,家裡面是待不下去了。
為了飯吃,是真的能下跪的,黃鶯沒見過這場面,即使帶了好幾年了也沒見過餓死人的。
她雖然不習慣的很多,高要求的也很多,為人不是艱苦樸素的型別,但是見不得這場面,老人家一把年紀了,實在是受不起。
也不嫌髒亂,上前面把人扶起來,“您請起來,我們有就幫一幫,不是什麼大事,以後日子好過了,您再去幫別人是一樣的。”
往往就是這樣,黃鶯這樣沒吃過苦的孩子,手裡還有零花錢的孩子,雖然不大懂人間疾苦,但是看到慘烈的煙火味,比一般人更有同情心。
有錢有多餘的,才能為別人考慮的更多,才能更加大方慷慨。
三兒跟在後面,沒想到這孩子能說出這麼一番話,幫助人不求回報得多,畢竟都很單純,但是要求把這份心意繼續傳遞下去,很多人沒有這個概念。
看著黃鶯那眼神,跟看自家孩子出息了一樣,跟黃煒業有一拼。
再看看眼前祖孫倆,老太太顫顫巍巍的餓的不太好了,皮包著骨頭一樣的瘦,有點變形了。
但是旁邊那個叫花兒的雖然也是病態,但是要好一點,郎菊南遞給花兒四個雜糧餅子。
花兒這才算是抬起頭來,眼裡含著淚對著郎菊南道謝,“謝謝您了,謝謝了,您好人有好報,長壽。”
這一抬頭,老三就覺得這人有點面善,眉眼之間有點意思,但是也沒有在意,他這邊沒有什麼認識的人,也沒有親戚。
“沒事,吃吧,跟你奶奶一起吃了,吃完還有,我再給你拿。”
沒有要飯的在人家家裡吃飯的理,人家也不多待,老太太領著孫女就走了,走出去很遠才坐下來吃。
把一個餅子掰開,自己拿了一小半,剩下的一大半給孫女,“花兒,你吃,剩下的我們留著,遇上好人了。”
那餅子再大能有多大,一個人吃都不夠嗎,更何況是倆人呢,但是能夠活命了,走了好幾個村子都沒有給的。
“奶奶,我們回家嗎?”花兒一點一點吃進嘴裡,也不咀嚼,就放在嘴裡化開,捨不得一下子嚥下去。
就這樣,吃了一點,剩下的就給收起來了,就這麼一點了,不知道下次是什麼時候。
“不回去了,回去就餓死了,花兒,我們再往北走走,多要點就往南邊去,不然冬天就凍死了。”
等著歇口氣,去河裡喝了點水,祖孫倆就往北邊去了。冬天馬上就要來了,等著第一場初雪下來,東北就凍住了。
顧青青跟個沒事人一樣,吃飯吃的可香了,就那麼大一個姑娘,也沒見幹多少活,轉著眼珠子怎麼就那麼能吃呢,比得上一個壯勞力。
郎菊南不好意思說什麼,她是主人家,說了大家都不好意思,但是胡杏兒就不好意思了,一頓飯一直紅著臉,飯菜沒吃幾口,到頭來更像是虧心的。
大家吃飽了就去幹活,李東陽跟著去了,他是打算一直跟著幹,知青點那伙食真的是不能吃,就為了中午這一頓也要跟著幹下去。
劉愛冬收拾桌子,剩下的菜說好的大家分一分,其實沒剩下多少菜,但是大家放開了吃,下午幹活就更賣力了。
把盤子合在一起,差不多一人一大盤子菜,裡面肉菜都有,剩下的雜糧餅子沒拿。
這個沒人去拿的,都自覺,這個明天還能繼續吃,沒有去拿人家糧食的道理。
刷盤子抹桌子,這事情顧青青肯定不敢,而且她也不要剩菜,多少人吃過的了,抹抹嘴就走了。
“杏兒,你中午咋不吃啊,多好吃的菜,來這麼久了就這一頓吃得好。”顧青青還很開心,就是替胡杏兒心疼,覺得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