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你多時了!”
曹操復又領軍殺回,笑道:“你等以為我不知夜襲之策,乃故意為之,若要死守,趙將軍豈能離開范陽,非天敗爾等,而是你等謀略不足,不識某隻伎倆!”
曹操、趙雲兩路包抄,正將文丑圍得水洩不通,趙雲,夏侯淵正合一處,亂軍之中遇到文丑,文丑見南方兩員大將在這裡,心中更怯,轉身欲逃,夏侯淵搭弓要射,趙雲拎槍飛擲而出,將文丑連人帶馬刺穿。
文丑一死,其軍大亂,潰敗逃亡,趙雲的遊騎兵和夏侯淵的控弦騎兵正適合一路追殺,待追回范陽,十餘里路上四處停有屍體,文丑十萬精兵只有萬餘逃到范陽城外,復又被孫策、張繡埋伏,只能盡降之。
趙雲,曹操返回范陽城外,天已蒙亮,夏侯惇、陸遜安排攻城兵開始攻城、親自領著五萬步兵在西面前搶攻。
趙雲見到陸遜,停馬讚道:“好一條欲擒故縱之策,伯言年輕有為,他日前途不可限量啊!”
陸遜略加謙虛幾句,復與趙雲、曹操道:“恐其再落西邊石門,可令人選巨木數根,頂住石門,再用蒙衝車撞其後木門,城破在即。”
曹操微微頷首道:“如此甚好!”方要令人自土城中選巨木樑頂住石門,趙雲已經領人扛木要上陣。
陸遜猛然拉住趙雲馬韁道:“將軍為上將。不得冒此險,此非不愛軍士,乃統帥三軍者安危等同三軍,帥死則軍亡。望將軍三思,萬事以聖上大業為上。”
曹操亦勸道:“操有猛士許褚在此,何須後大將軍親自上陣。”復喝道:“仲康何在,乃代後大將軍上陣。”
許褚應聲而出,替趙雲護扛木軍士上陣。
曹操軍中地位雖不如趙雲,但卻是此次征伐北方的三帥之一,趙雲見他已然說話,只好勒馬道:“既然諸位不許,某也不便涉險,非好上陣,恐不親為,軍士不敢盡力而為。”
數個時辰之後,西面石門已然被頂住,田豐見文丑此時還未迴歸,料他已然敗在城外,此時再放石門已然晚了,只好親自領兵頂住西門。
石門一去,木製城門如何能夠頂住蒙衝車的硬撞,不過數十下便散做無數木屑,趙雲再也按捺不住,親自領眾騎兵殺入城中,夏侯惇、李典隨後領兵殺入,田豐見大勢已去,乃拔劍自刎,范陽城中守軍見主帥身亡,大多歸降,餘有萬人,死戰而亡,二十萬壯丁則望風歸降。
范陽城一破,北方勢力更孤,至華夏十一年六月,徐庶領兵三十萬破清河,鉅鹿兩郡,周瑜破趙國城,趙雲則領軍收復故土常山,孫堅破渤海,北方之地就剩下信都一地。
至九月,劉辨領北方百官歸降劉協,北漢至此而滅,劉協以孝靈皇帝遺旨封劉辨為安定王。
十一月,劉協離開晉陽前往信都,未至信都之時,何太后因久病不愈而逝,劉辨思母傷神,泣血三日而終。
劉協得知之後,大為感動,發詔定劉辨廟號為孝溢帝,並讓賈詡快馬加鞭趕往信都,處理孝溢帝后事。
劉協於十一月底抵達信都,立刻召集曹操等人,令禁衛營守住四周,怒喝問眾人道:“究竟是誰下的手,給朕站出來。”
他這話說的極其嚴厲,郭嘉等人伴他日久,知道他動了真怒,也是各自心驚,曹操起身站立殿中,躬身持玉笏道:“此事乃臣一人謀劃,聖上若責罰,罰臣足矣!”
劉協冷冷的看著他,道:“就你一個人,諒你現在還沒有這個膽子吧。應該是和其他人商議好了,然後你來動手吧!”
曹操道:“並無他人,只臣一人!”
劉協轉目看了看徐庶,道:“元直,這件事情有你的份吧,這些人都是以你為首的,郭嘉也好,陸遜也好,都是敢謀劃,不敢動手的人,沒有你的同意,曹操也未必有膽色這麼做。”
徐庶微微咳嗽一聲,同樣站出佇列,走到曹操右側,道:“確實如皇上所言,此中在列者,都已經同意此事,臣等知聖上仁善,珍惜兄弟之情誼,故為了聖上的江山社稷,只好先斬後奏。”
郭嘉等人是又急又氣,心中暗自嘀咕,不是說好了曹操頂著,咱們出面求情的嗎,元直你怎麼上來就漏嘴了啊,但此刻實情已露,只好一個個都站出列,道:“臣等皆同意此事!”
劉協冷笑道:“好啊,朕的左、右、後、徵東、徵北、徵南六位大將軍都在這裡,一位幕僚參事,一位幕僚從事,你們就這麼聯合起來將朕的皇兄給除掉了,讓朕日後見到列祖列宗該如何交待啊。”
眾人皆不說話,都低頭靜候劉協處置,不過素來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