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2章試執行

京城距離豫州府城大約有近千里路,如果是步行,大約需要二十天左右,這二十天時間的住宿費和伙食費大概五兩銀子。

如果是租馬車大約要十天的時間,再加上住宿和伙食費需要四十兩銀子左右。

驢車稍便宜一點,一路需要花費的銀子大概也在三十兩左右。

如此大的花費,古代的人除非必要,一般是沒有人願意在外行走。

豫州距離京城算是近的一個州府,若從南到北花費更大。

京城至豫州的火車即將通車,官府早早就發出了通告。

從京城乘坐火車去豫州府城,全程耗時六個時辰左右,也就是十二個小時,票價四百文,對於窮人來說,雖然不便宜,但至少比其他的出行方式划算。

很多在外跑商的商賈便到官府詢問,得知火車不僅能載人還能載物,這可把商賈們高興壞了。

官府報出託運的價格,是他們往年跑商在外花費的零頭就可以辦到,這怎麼能不讓他們高興。

不少商賈抱著試試的想法,鐵道司設在衙門的售票點,接到了不少託運貨物的訂單。

和商賈的熱情有所不同,普通百姓仍覺得四百文的車費太貴,不是他們這種普通百姓消費得起的。

豫州是最先收復的失地,隨著京城收復,邊境打了勝戰,豫州的產業也隨著水漲船高。

京城就有一些有眼光的人覺察到了一點,便有人組織一起前往豫州置辦產業。

陳四海和高大山家裡小有資產,聽到這個訊息,便和家裡人商量了一番,也拿出積蓄讓他們帶著家裡幾個男人一起去豫州置辦一些產業。

四海看著家裡籌集出來的近兩千兩銀票,說道:“豫州的產業比京城價格便宜,兩千兩應該能置辦兩個不錯的莊子。”

四海的二叔,也是這次和他一起去豫州的家人,他聽了四海的話,點了點頭:“京城居大不易,像我們這種手上稍有富裕的人家,最好的辦法就是到周邊州府置辦產業。”

兩千兩在京城只能買一個偏遠的小莊子,莊子太小,供不上家裡的口糧,還不如去遠點的府城置辦。

“其實大家之所以去豫州置辦產業,你說的只是其一,還有另一個原因是等朝廷回遷,豫州跟著水漲船高,產業肯定會大幅度的增值。”

而四海就是奔著這個升值才去豫州置辦產業。

“到了高家了,我上門去問問他們準備好了沒有。”陳二叔走到前,敲了敲門。

門很快從裡面開啟,給他們開門的是高家二嫂。

陳四海看到高家人,笑著問道:“高二嫂,大山準備好了沒有?準備好了就一起走,大家路上好有個伴!”

高二嫂看到陳四海來家裡很是意外,“四海啊,你們怎麼還沒有出發?”

陳四海微愣:“難道大山已經出發了?火車不是要上午十點才開嗎?”

高二嫂“嗐”了一聲,解釋道:“大山和我家公爹並沒有打算坐火車,而是準備走路去豫州。”

“啥?”

陳四海有點不敢置信,若是以前沒有開通火車,為了節省銀子走路去豫州還可以理解,如今已經開通了火車,據官府的人說火車既方便又便宜,傻子才會選擇走路。

“原本我們家也打算坐火車去的,但是後來算了一筆賬,公爹和小叔走路去,有家裡準備好的乾糧,走去豫州花不了幾個錢,最多是耽擱點時間。”

說著,高二嫂看向陳家叔侄兩人說道:“況且,我們窮人什麼都不多,就是時間多,這點時間我們還是耽擱得起的。”

陳四海聽了這話,心裡一陣無語,就為了節省幾個銅子,他們就不愛惜自己的身體?

從京城走到豫州怎麼也得一個來月,這一個來月風吹日曬很辛苦的。

“高二嫂,既然大山想步行去豫州,怎麼也沒聽他問我一聲,要是知道他準備步行,說不定我也能勸勸他或者陪他一起步行。”

高二嫂聽了這話嗤笑一聲:“四海啊,不是二嫂看低你,你這細皮嫩肉的吃不了這個苦。”

陳二叔站在旁邊,聽對方越說越沒譜,便出聲打斷道:“好了,既然大山他們已經啟程了,我們也該去趕火車了。”

陳四海覺得二叔說的對,便跟高二嫂告別,兩人揹著行囊匆匆地往城外的火車站趕。

到了城外,讓兩人意外的是連五城兵馬司的兵卒都來了,除了維持秩序,還有戒嚴。

普通的乘客只能從他們規定的通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