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部分

心,她不去店裡,我也放心不下,乾脆搬過去。”姚祺年遞給姚四海一根菸:“爸,你年紀也不小了,你看小好他爸,跟你差不多歲數,過得多愜意,你倒好,面朝黃土背朝天這些年,活是沒少幹,大哥大嫂承過你情嗎?”

這話說得姚四海心裡發酸,不覺紅了眼眶。

見狀,別的話姚祺年也不再說,只是道:“爸你考慮考慮,是在老家,還是跟我去蘇州,都隨你。”

如果姚四海是老牛屬性的人,甘願為子女做奉獻,姚祺年再硬讓他去蘇州,最後倒成了裡外不是人,因此在這事上,姚祺年點到即止,關鍵還是看姚四海的意願。

相較姚四海,王乃雲想得開,哪個兒子讓她享福,她就跟哪個兒子。

所以在得知姚祺年要舉家遷往蘇州之後,王乃雲就開始忙活上了,把該收拾的行李都先收拾了。

還不忘問姚祺年:“年娃子,咱們到那邊之後,住哪兒啊?”

拖家帶口,住宿可是首先要解決的大問題。

“魏姨給咱們租了房,先住著,其他以後再說。”

眼下距房改還早,私人住房不允許買賣,哪怕姚祺年手裡有的是錢,也別想住上大洋樓大別墅,想要安穩過日子,還是怎麼低調怎麼來。

魏芳芝住的是老皮革廠的職工宿舍,皮革廠倒閉之後,原先的職工宿舍就歸街道辦事處管轄,為了方便,為了方便,魏芳芝輾轉託人,從街道辦事處租下一套三居室,就在她家樓下,每個月只要向街道辦事處交五塊錢房租就成。

姚祺年特意來看過。

老皮革廠的職工宿舍只有兩排水泥樓,雜七雜八住幾十戶人家,據魏芳芝所說,原先皮革廠的工人早就搬走,現在住的大部分都是外來人口。

“魏姨,咱們的職工都住哪兒?”姚祺年問。

魏芳芝道:“住皮革廠以前的倉庫裡,咱們是個體戶,公家不允許咱們蓋公租房,只能安排他們暫時住倉庫。”

他們的職工大多數是外地人,商品糧戶都盯著國企機關單位,極少有人願意找私營單位,因為在他們眼裡,私營的單位極不穩定,隨時能丟飯碗。

所以問題也隨之而來,姚祺年的職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