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二公子能擠出時間,今後每月都來給我們舞一回劍,相信大家的武藝一定可以提高不少。”
侯君集、段志玄、劉弘基等聽了,都同聲請求,要李世民每月來舞一回劍。李世民聽了,高興地說:
“到時候,我一定想方設法來。我希望我們這支隊伍,一定可以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正說著,忽見李淵帶了劉政會,後面跟著十餘個膘悍的親兵,緩緩地走過來。劉政會原為太原鷹揚府司馬,李淵任太原留守,他便率兵來歸於李淵麾下。劉政會對李淵忠心耿耿,李淵對他也信任有佳,這才帶了他來到太原效外,檢視李世民新軍訓練的情況。
無忌向李世民呶呶嘴,李世民順著無忌的目光看去,見父親帶了劉政會前來,忙迎上前,帶他們到帳中款待。李淵將劉政會介紹給李世民,然後詢問新兵訓練情況。
“有侯君集、劉弘基他們親自訓練,新兵一個個都很努力,相信再有兩個月時間的強行訓練,他們就可以出征交戰了。” 李世民說。
李淵聽了,點點頭,說:“一定要給他們很好的待遇,衣、食要給足,要讓他們成為我李家自己的軍隊。”
“孩兒明白。孩兒……”李世民信心十足地正說著,只見唐劍一人一騎匆匆趕來,忙止了話頭。
這唐儉的祖上與李淵的祖上一樣,都是北齊大臣,唐家與李家世交甚宜,李淵做太原留守之後,唐儉前來投靠,李淵視之為心腹中的心腹,凡有密事,總是託囑於他。這回來郊外探視新兵,蹤跡不便讓外人知道,又擔心府中萬一有事照顧不到,這才將自己的行蹤告訴唐儉,若有急事,可前來相告。因此,李淵一見唐儉趕來,便知有急事,向李世民一罷手,把目光置住了唐劍。
“出了點事,北方突厥來犯,已將馬邑郡團團圍住,馬邑郡守王仁恭派人前來求援。”唐儉急急地說。
“這樣,走,我們馬上回去。”李淵說完對李世民點點頭:“你好好訓練新兵。”
“孩兒一定不負父親所託。”
“好!”李淵拍了一下李世民的肩膀,低聲說:“要讓眾人服你,父親去了。”
“孩兒知道,請父親保重!”
李淵深情地看了李世民一眼,轉身一躍上馬,唐儉與親兵緊跟著,一行人匆匆離去。
天寒色青蒼,北風叫枯桑。李世民與長孫無忌的目光,追蹤著李淵的蹤影,直到什麼也看不到時,還是久久地停留在那逝去的方向。
“你說,我父親此去,能一舉而敗突厥大兵嗎?”李世民問長孫無忌。
“突厥可不比叛軍,他們都是久經沙場的魔鬼。”長孫無忌有些憂慮地說。
“你是說我父親不一定能打贏這一場?”
長孫無忌搖搖頭。
26、
馬邑郡在太原以北,位於山西雁北地區的西南端,其地東接恆山,西近黃河,雁門峙其前,桑乾繞其後,是晉北的天然屏障,為兵家必爭之地。
李淵回到留守府,急召高君雅、王威前來商議退敵之策。
“馬邑乃太原之門戶,突厥若佔此地,太原就再也不得安寧。”聽完軍情彙報,王威發表自己的看法。
李淵聽了,淡然一笑,心想:這是誰都知道的事情,也用得著在這裡高談闊論?心裡這麼想,嘴上卻說:“王副留守說得極對,只不知怎樣方可解馬邑之圍?”
“這,我看可以速派一支勁旅,前去支援方可解圍。”
“誰當主帥領兵為宜?”李淵又問。
王威眨巴著雙眼,一時難以回答,便把求援的目光投向高君雅。因他倆來太原做李淵的副手時,皇上曾有聖喻:若遇難事,倆人要相互商量。
高君雅看到王威求援的目光,略一思考,對李淵說:
“君雅不才,願為主帥領兵前去解馬邑之圍。”
李淵聽了,低頭沉思:王仁恭原本也是一員驍將,手下有萬餘守軍,往日也曾連敗突厥。只因近來變得貪婪,這才敗於突厥之後。高君雅既然請命要去,就讓他去一回。多給他些部隊,保證他能勝利而歸。這麼想著,抬起頭來,望著高君雅說:
“高副留守願去,李淵實在感激,我就給你精兵三萬,前去解圍,只是此役關係重大,還請高副留守謹慎小心。”
“謝留守信任,君雅此去,一定小心謹慎,一舉解了馬邑之圍,不負留守所託。”
第二天,高君雅領兵三萬,浩浩蕩蕩,前往馬邑。李淵與王威,還有劉政會、唐儉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