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天下是廣闊的,就此開始你波瀾壯闊的一生吧!
在京城的這次會試中,于謙順利考中進士,並最終被任命為御史。在之後的宣德元年的朱高煦叛亂中,于謙以其洪亮的聲音,嚴厲的詞句,深厚的罵功狠狠地教訓了這位極其失敗的藩王,並給明仁宗留下了深刻地印象。
從此,于謙走上了青雲之路。
宣德五年(1430),明宣宗任命于謙為兵部右侍郎,並派他巡撫山西、河南等地。這一年,于謙只有三十二歲。
年僅三十二歲,卻已經位居正三品,副部級,實在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于謙也成為了他同年們羨慕的物件。
這當然與朝中有人賞識他是分不開的,而著力栽培,重用他的正是“三楊”。
像楊士奇、楊榮這種久經宦海的人自然是識貨的,于謙這樣的人才逃不過他們的眼睛,事實上,當時確實有人對於謙升遷得如此之快表示不滿,而楊士奇卻笑著說:“此人是難遇之奇才,將來必成棟樑!我是為國家升遷他而已。”
奇才不奇才,棟樑不棟樑, 也不是楊士奇說了算的,只有幹出成績,大家才會承認你。
于謙就此離開了京城,開始了他地方官的生涯,不過他估計也沒有料到,這一去就是十九年。
在這十九年中,于謙巡撫山西、河南一帶,他沒有辜負楊士奇的信任,工作兢兢業業,在任期間,威望很高,老百姓也十分尊重他,更為難得的是,他除了有能力外,還十分清廉。
正統年間,王振已經掌權,他這個人是屬於雁過拔毛型的,地方官進京報告情況,多多少少都會帶點東西,即使是些日常用品,王振也來者不拒,讓人哭笑不得。可是于謙卻大不相同,他是巡撫,權力很大,卻能夠做到不貪一針一線。不但自己不貪,也不讓別人貪。
一個貪,一個不貪,矛盾就此產生了。
於是正統六年(1441),一直看于謙不順眼的王振找了個藉口,把這位巡撫關了起來,結果之前我們已經說過了,王振完全沒有估計到于謙的人望如此之高,如果要殺掉這個人,後果可能會極其嚴重。於是王振退讓了,他放出了于謙。
這件事情也讓王振瞭解到,于謙這個人是不能得罪的。後來于謙官復原職,王振連個屁都不敢放,可見王振此人實在是欺軟怕硬,純種小人。
在牢裡仍然大罵王振的于謙出獄後仍然堅持了他的原則,清廉如故。
曾經有人勸于謙多少送點東西做人情,對於這樣的勸解,于謙做了一首詩來回答。
估計他本人也想不到,這個無意間的回答竟然變成了千古名句,為人們所傳頌。
絹帕蘑菇及線香,
本資民用反為殃。
清風兩袖朝天去,
免得閭閻話短長!
成語兩袖清風即來源於此, 于謙先生版權所有,特此註明。
2006…10…09 16:31:37
………o__0 | 回覆
'540樓':
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433'
正統十三年(1448),于謙被召入京城,任兵部侍郎,他的頂頭上司正是鄺埜。
鄺埜是一個十分正派的人,在其任間,他與于謙建立了良好的關係,兩人合作無間,感情深厚。
如果就這麼幹下去,估計于謙會熬到鄺埜退休,並接替他的位置,當一個正二品的大官,死後混一個太子太師(從一品)的榮譽稱號,明史上留下兩筆:于謙,錢塘人,何年何月何日生,任何官,何年何月何日死。
應該也就是這樣吧。
對於于謙和鄺埜自己而言,這樣的生活似乎也不錯,可是歷史不能假設,鄺埜不會退休,于謙也不會這麼平淡活下去,驚天動地的正統十四年終究還是來到了。
之後便是我們已經熟悉的內容,貿易糾紛、邊界吃了敗仗、太監的夢想、愚蠢的決策、苦苦的勸阻、一意孤行、胡亂行軍,最後一起完蛋了事。
于謙眼睜睜地看著這一切的發生,但他無能為力,他也曾陷入極端的痛苦,鄺埜是一個好上司,好領導,他給了自己很多幫助,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說,那個犧牲在遠征途中的命運可能本來應該屬於自己。
不要再悲痛下去,是應該做點什麼的時候了。
英雄
在國家出現危難之時,總有一些人挺身而出,為國效力,這樣的人,我們稱為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