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0部分

口氣,緩緩道:“我那時年紀還小,雖然心中對別宴的親近依戀之情更勝於他,但也不願違背三綱五常,作出那等私奔之事來……可是我又害怕直截了當的拒絕了別宴,會讓他鬱郁難平,無法專心備考。於是我對他說,我有辦法能夠將婚事拖到他高中之後,讓他安心考試,莫要以我為念,等他得中歸來,我們再想法子,豈不更加穩妥!”

初七聞言,不自覺的嘆了口氣。天下之事,最怕的原就是一個拖字,一拖二拖,往往便成不了事,倒不如咬牙狠心,做了出來,卻也罷了。

柳書顏看她表情,不由淡淡一笑:“別宴那時年紀正小,正是銳意跳脫,少年氣盛之時,他自覺自己才高八斗,文蓋天下,斷無不中之理。聽了我的話,也就高高興興的去了,而我,也當真說服了伯母,讓她答應將婚事暫緩。伯母其實極為疼我,對別宴也是期望極高,自然不想在這個時候,讓他心中存著疙瘩,以致臨場失常,不能大魁天下。”

初七聽得心內一跳,她依稀記得,沈別宴是在十八歲那年才得以大魁天下,一舉成名的。也就是說,這一次他根本沒有高中,難怪後來柳書顏會嫁給了沈別夜,怕是如此一耽擱實在拖不得了吧!

她心中正自想著,卻聽柳書顏道:“接下來的事兒,我想你也該猜到一二,他少年成名,自負極高,文筆犀利酣暢卻銳氣過重,偏偏那一屆的主考卻是年屆七旬的垂垂老者……”

初七原是心中驚疑沈別宴並未高中的原因,此刻聽柳書顏如此一說。不由連連嘆息隱隱也明白了其中緣由。

柳書顏見她嘆息,不由又是一笑:“我聽說那年主考乃是禮部尚書王宇,他是先皇時期出了名的大器晚成的名臣,四十四歲方才中舉,五十剛過,卻已累官至吏部左侍郎。他那時看了別宴的卷子,大大讚賞了一回,卻還是將之黜落。他對副主考等一應人等說,此子銳氣太盛,需挫折磨練一回方能成才,不過下科當能大魁天下!”

雖早已猜出不過是這些原因。但此刻聽來初七仍是一陣無語。這位王尚書頗為知曉識人、煉人,他如此一舉也是為了沈別宴,殊不知,卻由此誤了三人的終生大事。想到這裡,她一時也不知是該佩服還是該破口大罵。

“當然了,老尚書此時說的話,我們都並不知道,直到三年後,別宴果真大魁天下,名動仕林,這才有人在瓊林宴時,對他說及往事,且讓他好好多謝王尚書。”

“別宴就此怏怏回鄉,他人還沒有回來,我已在伯父伯母的嚴令之下嫁給了別夜。當時我想,或者這便是天意。其實他進京趕考時,我便已想好了,若他能夠得中,那麼我與他,便是上天註定,此後天上地下,我都只是追隨他而去。若是不能,便是我們無緣,我也再不該懷抱幻想,在他兄弟二人之間搖擺不定。所以,我也沒有徒做掙扎。”

“嫁他的時候,我甚至已想好了,從此與他夫唱婦隨,和諧恩愛,再不念及其他!別宴回來之時,眼見木已成舟,雖是消沉了些日子,卻也並沒有過激的行為,默默接受了。其後三年,他刻苦攻書,銳意進取,果然一舉高中。金殿之上,點為狀元。而這三年裡頭,我與他過得也如普通夫妻一般,雖稱不上琴瑟和諧,卻也少有爭吵。”

“別宴得中狀元之後,他面上雖作出欣喜之色,但我卻知道,他心裡並不好受。弟弟已經是狀元了,可他卻連舉人也還沒有中。他向伯父提出,想要出門經商,若這一生不能聞達仕林,入朝為官,至少也搏一個財通四海,土地千傾,屋宇連綿。”

“經了這些年,伯父伯母也早覺得他不是個讀書的材料,因此爽快的答應了,且變賣了家中財產,讓他出門經商。我想了一想,也從自己的嫁妝裡頭,變賣了幾處田莊,將銀子交了給他,可是他在啟程前的一天,卻忽然喝的酩酊大醉,並在房中大叫大罵,他說非但我看不起他,伯父伯母也一樣看不起他,他難道就真的中不了舉,上不得金榜……”

“直到那個時候,我才明白,原來他並不真想經商,他只是希望伯父伯母還有我,能夠好好鼓勵他一番,讓他繼續考下去。可是,我知道的已經太晚了。第二日,他憤懣的走了,且從此再無訊息。大約過了半年,他才又回來,身後卻跟了一群要債的人。原來他根本不會經商,手邊卻又有大筆的銀子,這世上從來不缺幫閒湊趣之人,秦樓楚館,賭坊酒樓又是無底之洞,不過半年,便將數萬銀子折騰一空,還欠下大筆賭債。”

“伯母被他氣得吐了血,卻還不得不變賣家產為他還債。眼見家中日益蕭條,他卻還是死性不改,兩位老人家再也受不了打擊,很快便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