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顯沙啞的聲音,好像是在自言自語,卻有一種你無法不被征服的力量。他說自己58歲了,腦子現在越來越好使,對人生越悟越透,而身體卻越來越不好使,拍片子的週期越來越長。過去十幾天可以拍一部電影,現在好幾個月還拍不完一部電影。這是因為對人生越明白,對細節就越重視,目的和功利反而不那麼明確了。
原本覺得臺灣電影是很有成就的,是華語電影中的一面旗幟。侯孝賢卻說,臺灣電影完了,敗落了,因為今天沒有人再願意為臺灣電影投資了。而真正華語電影的希望,侯孝賢認為一定在大陸,一定在上海。
問到他今後的拍攝願望時,侯孝賢沉默了一會兒說:我要拍一拍武打片。他說在世界電影中,中國電影真正佔有獨特地位的,就是功夫片和武打片,這是別人無法比得過的。但他要拍的功夫片,決不是以打取勝,會很厚重,因為承載著幾千年的中華文化。白巖松問:“你可從來沒拍過功夫片呀?”侯孝賢說:“我一定要試一試,我一生都愛看武俠小說,我相信自己會成功的。”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侯孝賢:重拾臺灣電影的最好時光(8)
○劉愛民的採訪揹包
採訪任務:前後方總指揮,現場採訪圖片資料記錄。
採訪揹包:膝上型電腦一臺,數碼照相機一臺,直播漫遊電話一部。
使用說明:每日電子郵件接收前方傳來的人物專訪策劃案,隨時電話指揮調整前後方的採訪報道安排,留下現場採訪的圖片資料。本書的大部分圖片資料都是數碼相機所拍,也許拍得不藝術,卻能留下珍貴資料。
採訪提示:數碼相機帶夠電池,隨時充電否則關鍵時刻沒電乾著急。做好收到驚人話費清單的心理準備。(北京漫遊到臺灣一分鐘6塊3毛。)
○現在臺灣獲獎電影沒人看的,早就沒人看了,現在看電影大部分是年輕人,他們對獲獎已經沒什麼感覺。
———侯孝賢
1947年4月8日出生於中國廣東梅縣,客家人。1948年全家遷臺,初高中時父母相繼去世。侯孝賢服兵役期間,因看了《十字路口》,立志用10年時間進入電影業;後考入國立藝專電影科,1973年起擔任李行的場記、助導,並從事編劇,1983年拍過《風櫃來的人》之後,獲得了對電影的“重新認識,感覺那是另一種語言”。深得中國傳統文化深厚底蘊的侯孝賢,悲天憫人,用電影譜詩。
1983年4月,由侯孝賢等三位年輕導演執導的《兒子的大玩偶》和由胡金銓等三位大導演執導的《大輪迴》同時上映,原本盛況可期的《大輪迴》票房平平,評論平淡;相反的,《兒子的大玩偶》卻十分賣座,更吸引了文化界與輿論的一致注目。臺灣電影長期以來窒悶與墮落的氣氛一掃而空,臺灣電影來到一個全新的起點!侯孝賢的電影創作從此進入“知而後行”的階段。1985執導《童年往事》獲柏林電影節國際影評人獎,1989執導《悲情城市》獲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1993執導《戲夢人生》獲嘎納電影節評委會特別獎。
在亞洲,候孝賢是一面旗幟,他說對故事沒興趣,抒情是他電影的特質,在藝術風格上,深受日本電影大師小津安二郎的影響。他降低成本,選用非職業演員,採用實景外景,以寫實性手法將普通人的真實生活作近似自然的呈現,而這一美學的代表手法———靜止長鏡頭的表現更是被侯推到了極致,臺灣新一代的導演,很多身上都有“侯氏美學”的影子。
有人說侯孝賢是一個真正的臺灣導演,在他的電影中,一貫地使用臺灣本土演員,用方言,而且非常強調臺灣的本土文化,他所拍攝的16部影片,反映的都是社會底層小人物的悲慘命運,展示各個歷史時期的臺灣本土文化,把他的電影穿起來,就是一部臺灣文化的變遷史。
侯孝賢強調自己“百分百非藍非綠”,從高中到大學,燒過兩次國民黨黨證,還公開地說,自己永遠站在政權對面。
侯孝賢電影檔案:
1。 《就是溜溜的她》 (1980) 結局圓滿的愛情故事,對於千篇一律的不食人間煙火愛情電影做了調侃。
2。 《風兒踢踏踩》 (1981) 透過女主角的觀點,呈現了許多偷拍的鏡頭,成功地挑戰一些不斷在媒體中被複制的社會現實的假象。
3。 《在那河畔青草青》 (1983) 自然環境資源的保護和小孩童的一段人生。
4。 《風櫃來的人》 (1983)年輕人背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