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以上內容,是網友們關於“哪首歌是年度最佳”的討論。 下面還有一大堆關於其他獎項的討論,各說各的,莫衷一是,反正都有自己所支援的物件,誰都說服不了誰,只能靠投票來一決高低。 因為是才開始開放不久,所以投票的數量還沒有上來,大家也就都乘這個時候口嗨一些,免得到時候最終結果快要出來了反而會沒有那麼放得開。 江侃也是頗有興致地看著這些評論,時不時自己也上去發言一兩條,要麼評論一下這首歌好聽在哪,要麼評論一下那個歌手的唱功和風格,反正開的是小號,多說點什麼也沒人會在意。 在米國的日子快要待到頭了,《好友記》的拍攝到這個月底基本上就要結束,所以他打算在三月初就回國,結束這段短暫的旅程。 之前還說去拜訪一下粉龍樂團的幾位朋友,以及參加一次珍妮絲的演唱會作為她的嘉賓出場。 但是一直以來都很忙,所以也沒有成行,只好對這幾位朋友說聲不好意思了。 不過值得開心的是小媛這段時間在這兒的學習到是頗有成效,不愧是收費一千米元一小時的音樂培訓機構,小傢伙現在對樂理知識的掌握可能比半年前的他還強了,以後看樣子也可以使用系統提供的教學課程對她進行一番培訓,沒準真能挖掘出一個小童星。 “叮鈴鈴~” 正在胡思亂想間,江侃的電話響了起來。 “喂,玲玲啊,哈,我還沒睡,是有什麼事兒嗎?” 關係確定了稱呼也就改了,沒以前那麼正式,帶著點兒情侶之間的曖昧。 “什麼?蓉城電視臺要舉辦一個以樂隊為參賽單位的綜藝節目?問我參不參加?” 江侃聽著話筒裡對方的聲音,不由得微微一愣。 “名字叫‘樂隊的春天’?全國的樂隊都可以參加?” “那挺好的啊,你問過老周他們了嗎?他怎麼說?” “他也要參加,主要是問問我的意思是吧?嗯……行,我也參加,正好自己開了工作室之後需要一些名氣……” “那好,你幫我答應他們吧,我反正三月也就回來了,肯定也趕得上!” 正事說完之後,江侃又和張玲玲聊了一會兒家長裡短互訴衷腸,才戀戀不捨地關掉了電話。 “嘿,樂隊的綜藝?這下可又有好玩的了。” 回想起之前從系統那得到的那幾首適合樂隊的歌曲,江侃的臉上又浮現出回味的笑容。 他開啟了膝上型電腦,開始檢視這個新綜藝的相關資訊來。 “三月份進行全國海選,所有參賽的樂隊都可以透過分佈在全國的四座城市裡的報名點報名,然後由節目組邀請的評委老師進行初選評定,各自選出30支樂隊作為初賽的參加選手。” “然後三月下旬在各個賽點城市決出8位獲勝者,參加四月初在蓉城電視臺舉辦的正賽。” “正賽的播放時間為每週六晚8點黃金檔時間。” “前四期節目,透過32進16排位賽,決出樂隊的16強。” “然後第五期是以1對1的方式,決出前八強。” “第六期決出前六強。” “第七期決出四強。” “第八期是復活大亂鬥,之前的16強中被決出的所有樂隊爭奪第五名的名次。” “第九期就是本年度的冠軍之戰,由前五名的樂隊爭奪冠軍,並且根據投票進行前五名的名次排名。” “本活動的冠軍獲得者將獲得蓉城電視臺贊助的超級演唱會一次,屆時將在本市的體育場進行一次五萬人的樂隊演唱會,並邀請前五名的其他樂隊和一些國內知名歌手一起助陣,共同打造夏國的樂壇盛事!” “好傢伙,聲勢造得蠻大的嘛?難怪老周他們都會動心了,這次蓉城電視臺是想搞個大的啊!” 江侃看著螢幕上的賽制說明,不由得嘴角流露出一抹微笑。 幾十年前,他還是一個小孩子的時候,夏國的歌壇裡還有著很多的樂隊,他們歌唱著跳躍著喧囂著,給無數的國人留下了一個雖然朦朧但是又精彩刺激的時代記憶。 隨著流行音樂的不斷演變與規範化,以及資本的不斷湧入,商業包裝的不斷提升,以多人組合形式出現的樂隊逐漸地顯示出了一些不融於時代的特質,漸漸地解散、暗淡,消失於樂壇。 畢竟隨著個人歌手的不斷湧現,越來越多的娛樂公司發現這些單人歌手更好包裝,更好控制,更容易出名,也沒有樂隊裡那種多人環境下的分錢不均,出鏡率不同,拉幫結派,或者是單純的音樂風格不同理念不合……的那麼多的破事兒。 單獨的歌手多方便啊,公司給什麼歌就唱什麼歌,包裝起來多方便啊,宣傳起來也更好設計人設,又不用和那麼多的樂隊隊友談什麼風格不同理念不同分錢不均名氣強弱…… 所以樂隊們也都逐漸地在時代的洪流中自行解體,逐漸消失。 能夠走到最後的,只有那些一開始就談好了分錢比例,大家都滿意,沒有利益糾葛的團隊。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