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五千年愛與恨浸潤出的明珠,這是能工巧匠用千古情深陶冶煉就的明珠。
一爐烈火化幻,五彩祥雲。
林顏青開好了燈看他在前面發呆招手讓他過去,謝臣點點頭靠牆邊走了過去,這個地下室很大足有100平米,全是最結實的檀香木建起來的,這是林家祖上建起來的,到了林顏青這一代,林顏青也只是用鋼筋重新加固了一下,好在檀香木也很結實,再加上鋼筋,恩,堅不可摧。瓷器架子也是檀香木的。兩邊中間都留了寬寬的路,林顏青拉著他一排一排的看。
最後面一排是最古老的,陶器,只有一件,一個笨笨拙拙的罐子,似圓不圓,四扁不扁,黑黝黝的,上面沒有精緻的花紋,只有幾條人為的刻線,在當時應該也算是裝飾了。這就是最早的瓷器,商朝的瓷器,嚴格意義上算不上瓷器,頂多算是瓷器的前身,叫原始瓷。我們現代叫他陶器。製作非常的粗糙,可是在當時那樣艱難的環境下能生產出這樣的陶器已經算是不容易了,這全是手工的啊,手拌粘土,手捏手壓,在當時只有幾百度的人為高溫下焙燒而成的。這個絕對是文物啊。商朝的啊不可再生,只此一件啊。
林顏青拉著他在這個陶器前面站了很長時間,謝臣拉了下他,林顏青有些恍惚,這個陶罐是他拉著謝臣在黑市上搜到的,算是撿了個漏子,當時他在一堆真假瓷器角落裡笨笨拙拙的毫不起眼,自己當時也沒在意,是謝臣看他笨拙的可愛,拿起來想要送給林夕玩的,結果一拿到手裡才知道這是個古董,商朝的老古董。中國歷史上排行在第二位的老古董啊。林顏青摸了摸這個罐子,甚至能感覺到上面的坑坑窪窪。可是這樣粗劣的手工卻讓他放下心來。
林顏青又看了一眼才拉他到第二排,第二排就多了起來,有了顏色之分,黑陶與白陶,形狀也多了起來,扁的圓的,長的,瓶子形狀的,最外面有了一層不透水的薄釉,這就是初具瓷器的樣子了。而上面的花紋也多了起來,有活靈活現幾筆勾畫的小動物,還有粗木搭成的樓閣,大多數還是日常生活。那樣簡單的幾筆,卻把一個時代的生活勾勒了出來。謝臣看著這些花紋走不動腳步,林顏青喜歡這次瓷器,而自己更加喜歡的是這上面的花紋,越是簡單的他越喜歡。有著返璞歸真的感覺。
林顏青輕輕的撫這這些瓷器愛不釋手,謝臣卻只能看著,他不敢去摸。他的雙手太奇怪,一旦觸到這些瓷器,瓷器上的花紋想是活了過來,每一幕都會清晰的在他腦海裡出現,就想現在林顏青手裡的這個高20厘米直徑在20厘米的長陶罐,棕色黑色淺黃色交加,瓶子成開放性的口,最寬的肚子中間刻著密密麻麻的花紋,穿著簡單幾塊布的衣服的人拿著不同的刀叉在交戰,這是商朝的最後一年,這上面描繪的就是那一戰。在黃色的區域上面有著商朝的文字,很古老的繁體,謝臣看不懂,但是手一旦觸到這些花紋,那些奇怪的文字就會像是自動翻譯一樣的跑到他腦子裡,這種感覺太恐怖,他第一次摸得時候差點下的打碎了這個罐子。
第二十二章
而如今林顏青也知道了所以一般不會逼他去摸這些瓶子了。謝臣也不會自找苦吃了,拿著速寫本幾筆就畫下來了,如今想看這些花紋就或位元組可以去翻他的速寫本。
林顏青終於放下了手裡的瓷器,拉著他來到第三排,這裡是西周與春秋時期的陶器了,這段時間還是稱之為陶器,還是原始瓷。春秋戰國以及西周的瓷器分界不明顯,上面的花紋更加的複雜更加的多,可是在做工溫度上去還是沒有的提高。還是處於原始瓷的狀態,也由此得知這一段時間是很混亂的,戰爭極多,從陶器上的紋飾就能看得出來連年征戰,百姓衣不遮體。謝臣無聲的嘆了口氣,林顏青拉著他繼續往前走。前面第四排就是秦朝了,秦朝一統六國,局勢穩定了下來,瓷器有了很大的發展,青瓷初現模型。
第五排就是真正的瓷器了,漢代瓷器。林顏青收藏了好幾個,每個看起來都比較好了,特別的東漢末期的瓷器,這個時代的瓷器看起來就賞心悅目了。雖然還是黑咕隆咚的但是表面上一層綠色的青釉,看起來很有光澤。上面的花紋也具有裝飾的規範性了。大量重複的用同一種花紋,比如圓圈的形狀,三角形啊雙弦紋啊,雲紋啊,飛鳥紋等很多,這個時代的裝飾就已經被記載在中國工藝美術史上了。
謝臣看著這些花紋,想著工藝美術史上的記載推測那個年代的事,他旁邊的林顏青正拿起一個東漢雙系罐,雙系,顧名思義兩個把手,這個時代的瓷器已經具有很強烈的生活概念了,一切都是方便生活而生產的,恩算是長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