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0部分

兵班有時若不能按要求操作或沒打好也不可求全責備,因艱苦的環境和殊死的惡戰使得減員難以避免。實際上,很少有炮班能夠持久地保持按編滿員的,這就向“老炮”們提出一個嚴峻的問題:一旦一名或幾名戰友傷亡了,咋辦?

9月11日下午,金廈對抗戰繼續。

某部炮1連陣地周圍,先後落彈100多發。看來,連日捱打的金門34號陣地這回準備充分,真的是咬牙發狠了。

突然一發炮彈在3班炮床的上空爆炸, 副班長楊基春,三炮手裴壽文和五炮手曲永恆掛彩倒地。

班長李友仁果斷下令:六炮手仇照方和我搶救傷員!一炮手崔保海去找衛生員!二炮手李素琴、四炮手史善榮堅持戰鬥!

李、 史二位在陣地上穿梭奔忙,一人瞄準、拉火繩,一人扛炮彈,裝藥筒。3炮減員6人但發射未停。

三炮手裴壽文腹部中彈,緊密的炮聲催促他搖搖晃晃站起來,說:他媽的,老子要幹掉他一千個,忍住劇痛投入戰鬥。發射速度稍稍加快。

又有兩發敵彈在陣地近旁爆炸,正在搶救和繼續戰鬥的四人三傷一亡齊刷刷倒下。二度遭劫,火炮昂著它不屈的頭卻再發不出聲音來。

一炮手崔保海帶著衛生員趕來了,看到七位戰友在陣地上橫陳枕藉,他欲哭無淚,對衛生員說:你包紮,我開炮。炮不能停!

3炮奇蹟般又開始吼叫, 但間隔明顯拉長。崔保海一個人幹了八個人的活,已經竭盡全力,累得滿頭是汗。

發現3炮的發射速度過於緩慢, 工兵參謀吳榮根跑來幫忙搬炮彈,電話兵李文國跑來站在了一炮手的位置。崔保海指揮、瞄準………3炮一直堅持到戰鬥結束。

戰鬥結束, 3班記了集體三等功,崔保海記了個人二等功。二等功臣崔保海體會深刻地說:要不是平時班長叫大夥多練了兩手,那天肚裡裝個斗大的膽俺也只能傻瞪眼乾著急呀。

崔保海的一句肺腑話給人們以很大的啟示。 炮群指揮部在宣揚3班的事蹟時,適時地在“英勇無畏”基礎上強調了技術上的“一專多能”’

整個前線掀起了以爭當“全能炮手”為標誌的群眾性練兵運動。

此時,“大躍進”的時代潮正刺激人們在發揚那法力似乎無邊的“主觀能動性”,前線也有人曾牽強附會地把前線的練兵“小運動”匯併到時代力爭上游的“大運動”中去。然而,事實是,“大運動”走火入魔般誤入了歧途,因為它脫離了基本國情背離了客觀規律, “小運動” 即便今天看來卻仍然具有並未過時的生命力,因為“戰中練”的一項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練與戰非常緊密地結為一體,所有訓練成果,都必須經過實戰的嚴格檢驗和取捨,以最快的速度轉化為戰鬥力。

戰爭,是一本士兵自我訓練自我提高的最佳教科書。它摻不得一星半點的假,容不得華而不實的花架子。

約定俗成,一個戰鬥分隊“全能炮手”運動開展得究竟如何,訓練中自然形成了三項標準:

其一,任何一名炮手均可熟練掌握幾位或全部炮手的操炮要領,可謂刀、槍、劍、戟、斧、鉞、鉤、叉,十八般兵器件件會耍弄,趙雲舞得動關雲長的青龍偃月刀,黃忠使得慣張翼德的八丈蛇矛槍。

其二,所有勤雜機關人員都可上炮操作。衛生員、炊事員、報話員、譯電員、通訊員、保密員、理髮員、飼養員,八大員和司機、文書、炮工,以及營、連正副軍政主官,以及團部機關的參謀、幹事、助理員們,上了炮站在任何一個炮位,立即就是頂呱呱硬棒棒的炮手。

其三,全部火炮無一例外都可做到減員操炮,各部隊創造的減員操作法五花八門,慨略歸納,計有:

流水作業法,由一名炮手在炮床進行操作,瞄準、裝填、擊發都由他一人擔任,發射一發後退回掩蔽室。另一名炮手進入炮床操作,炮床裡始終只保持一名炮手。此法的優點:減少傷亡,減少疲勞,全面練兵。缺點:精度差,速度慢,易忙亂,彈藥消耗易差錯,但透過發揚軍事民主,普遍認為除發射速度慢以外,其它不足是可以克服的。

輪番操作法。瞄準手相對固定,打若干炮後再換,其他炮手則採取流水作業法裝填炮彈和擊發, 炮床始終只保留2名炮手。此法優點:精度好,速度快,能及時按口令修正裝定。缺點比流水作業法多了一人,傷亡機率增加一倍。

傳遞操作法。 一對瞄準手、裝填手固定打5發,再換一對。其他炮手從彈藥室到炮床排隊站住依次傳遞炮彈。優點除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