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甚至要遠遠超過五寸出郡詩,甚至六寸的鎮國詩都沒有辦法和他相提並論。
因為這首小詩是異時空明朝大儒王陽明所作,闡述的是心學的根本。
如同《九陽神功》的梵文大綱一般,是提要,是框架,裡面濃縮了心學流派的精華。
只要日日揣摩,定然能夠洞穿迷霧,添磚加瓦,盡得心學傳承。
司徒刑並沒有因為體悟出心學總綱而懈怠,而是乘勝追擊,繼續推演。
有了綱要,剩下的就是水磨的功夫,也許是因為推演出心學總綱,導致司徒刑大腦異常的亢奮,他推演的速度竟然也增強了不少。
一個個標註浮現,一個個念頭變得通達。一個個心學特有的名詞被推演出來。不停的完善心學的體系。
良知是心之本體,無善無惡就是沒有私心物慾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發之中,是無善無惡的,也是我們追求的境界,它是“未發之中”,不可以善惡分,故無善無惡;當人們產生意念活動的時候,把這種意念加在事物上,這種意念就有了好惡,善惡的差別,他可以說是“已發”,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惡;良知雖然無善無惡,但卻自在地知善知惡,這是知的本體;一切學問,修養歸結到一點,就是要為善去惡,即以良知為標準,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動。
但是有時候人的判斷會出現錯誤,也就是意之動出現了錯誤,即不能正確地分辨善和惡,把惡當作善,把善當作惡,那麼他的良知也會出現錯誤,從而格物也會誤入歧途,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此時的心已經被私心和物慾遮蔽了,不是天理,這時就要反求諸己。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無善無惡的狀態。回到無善無惡的狀態了,才能有正確的良知,才能正確的格物。
什麼是有理,只要格物致知來達到一顆沒有私心物慾的心,心中的理其實也就是世間萬物的理。天理不是靠空談的,是靠格物致知。靠實踐,靠自省?。
嘭!
司徒刑的念頭迸發出前所未有的智慧火花。
一個個念頭碰撞,流露出一道道裂痕,更有一個個念頭破碎,化作虛無。
司徒刑頭疼欲裂,手背上的青筋一根根的突出,全身因為劇烈的疼痛,更是不停的顫動。但是司徒刑並沒有放棄,反而咬緊牙關,以常人難以想象的毅力堅持下來。
六次雷劫半聖念頭,因為運算太快,溫度陡然升高,並且發出尖銳的鳴叫聲。
轟!
轟!
不知何時空中烏雲已經密佈,一道道閃電突兀的出現,帶著無上的威能砸落。
司徒刑顧不得空中的雷霆,他雙目緊閉,全身的氣血全部湧上腦袋,希望藉助氣血的滋潤提高大腦的運算速度。
快了!
快了!
很快就要接觸到核心!
快一點!
再快一點!
司徒刑雙眼緊閉,感受著六次雷劫半聖念頭高速運轉產生的熾熱,他的心中不由暗暗的吶喊道。
轟!
空中的雷霆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好似長蛇又好似流星一般劃過空中,留下一個搖曳的尾巴。
轟!
雷電擊打在院落中的高樹之上,巨大的樹冠瞬間被劈成碎片。一絲絲紅色的雷火將青色的樹幹無情的吞噬。
上面的幾隻小鳥躲閃不及,遭受了池魚之殃,被雷火擊中,瞬間變黑炭跌落。
鮑牙和繡娘聽到巨大的響聲,匆忙的來到院落,看著被雷電劈成兩半,熊熊燃燒,好似火把的大樹,眼睛不由的大睜,臉上更流露出震驚之色。
這究竟是怎麼了?
怎麼會有雷電無緣無故的劈落?
就在兩人震驚,走神的時候,空中的雷電再次劈落。
轟!
粗壯好似蟒蛇的一般雷電重重的砸落在院落空地當中,一個巨大的冒著黑煙的坑陡然出現在兩人面前。
鮑牙和繡娘在這樣的天威面前,好似雛鳥一般的脆弱。
兩人有些驚恐的抱著互相後退,試圖遠離危險。
好在這道雷電好似警告,並沒有打算傷人。否則,只要再偏上一點,鮑牙和繡娘定然沒有存活的可能。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難道雷電落下並不是巧合?”
鮑牙看著熊熊燃燒的樹冠,以及黑漆漆冒著濃煙的巨坑,還有空中鉛雲如墨,時不時有電蛇劃過。他的眼睛裡不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