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踢得異常艱苦,在聯賽中保級形勢一片大好的斯托克城主力盡出,和對利物浦的比賽一樣,比賽同樣到了最後一分鐘才分出勝負,完場的比分是一比二,主場作戰的斯托克城晉級。
從足總盃出局,林森心中不無遺憾,只是不到兩週的時間,此前四線並進的曼城,轉眼之間,已經來到了一個危險的境地:剩下的三線,歐聯杯目前第一回合一比三落後,聯賽則面臨強敵,還有月底不得不以疲憊之師應對的聯賽盃決賽。可以說,一個不小心,四線並進,就會變成四大皆空。
三場比賽一平兩負,林森急需一場勝利,曼城急需一場勝利。
在這種情況下,無論賽前說都再漂亮,無論對布里奇有多同情,無論林森如何迴避這件事情的“不幸”,事實上,都改變不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僅就這場比賽而言,這件事對曼城的作用,利大於弊。
球場上的曼城隊員,各個都憋足了勁準備為自己的隊友出一口惡氣,而切爾西那一邊,別說特里因為剛剛的事情情緒低落,就是連其他的隊員,哪怕他們賽前跟著安切洛蒂的口徑表示私生活不應該影響球隊,也很難在這個時候真的用實際行動來支援自己的隊長,和“無責任”的球迷比起來,他們可沒有那麼百無禁忌。
積分榜上,領先的是切爾西,但此時,這場比賽的天平,已經在傾向曼城這一邊。
不僅僅是布里奇這件事,曼城在陣容上也比切爾西要齊整,曼城這邊除了此前手上的貝爾之外,再無其他傷號,而切爾西那邊,繼他們失去主力左邊衛阿什利…科爾之後,上週中遠征義大利的歐冠比賽,安切洛蒂又損失了一員大將,那就是主力門將切赫,他在一次接高空球之後拉上肌肉,賽後確診小腿肌肉撕裂,別說今天的比賽,連同國米的第二回合比賽都未必能趕上。
頂替他們的,分別是後撤的馬盧達以及希拉里奧,但這兩人,真的能頂替另外兩人麼?
曼城很快就給出了答案。
首先,客串邊衛的馬盧達,是不可能防得住羅本的。
第二十一分鐘,比達爾在後場搶斷成功並策動反擊,接球的羅本右路高速突進,馬盧達在後者的連續晃動下失去重心,留給了荷蘭人一大片空白區域,羅本在無人盯防的情況下突進禁區,昔日果敢的特里彷彿投鼠忌器,硬是沒有上前進行封堵,羅本閃開角度,一腳弧線球掛入球門遠角。
曼城客場首開記錄。
其次,僅僅是依靠經驗優勢得以擠掉特恩布林成為本場比賽首發的希拉里奧,是無法取代切赫的。
上半場補時階段,米克爾中場頭球回顧,蘇亞雷斯斷球,隨機利用速度優勢擺脫了巴拉克的糾纏突入禁區,面對卡瓦略,彷彿突然之間自信心爆棚的烏拉圭人在勉強閃開角度的情況下打門,然後,就出現了讓切爾西球迷無限想念切赫的一幕,希拉里奧出擊出現失誤,他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皮球滾進大門。
二比零。曼城擴大比分。
兩個進球,無論是羅本,還是蘇亞雷斯,都在第一時間內去找布里奇慶祝,意義不言自明,因為從比賽的第一分鐘開始,只要布里奇一接到球,看臺上的切爾西球迷馬上就會報以一陣刺耳的噓聲,他們需要用這樣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隊友。當然,這也遭致了斯坦福橋球場鋪天蓋地一樣的噓聲。只不過,有什麼所謂呢?
不慶祝,難道就沒有噓聲麼?
不過都是各為其主,不過都是率性而為。(未完待續。。)
第八十一章 退路
林森最終還是帶上了布里奇,雖然艾麗爾建議可以給布里奇一個小假期。
既然把布里奇的問題交給艾麗爾,林森就會尊重艾麗爾的意見,但他也注意到艾麗爾用的措辭只是建議,所以,林森還是決定聽從布里奇的意見,而布里奇,選擇了隨隊前往荷蘭。
在飛往荷蘭的飛機上,林森一直在尋思著一個問題,賽程的問題。
未來的半個月時間,曼城將打五場比賽。
兩場聯賽,一場足總盃,一場歐聯杯,還有一場聯賽盃決賽。
有的事情是旁觀者清當局者迷,有的事情則是不入其境不知其道。林森現在總算是明白了當年弗格森為什麼會調侃英足總的賽程安排,十五天打五場比賽,看上去似乎三天才打一場,也差不多就是一週雙賽,然而,真碰上這種情況,就知道時間是何等的緊迫,看上去的三天間隔,實際上不過是兩天,因為你得扣掉五個比賽日。而即便是兩天,如果是主場比賽還好,一旦是客場比賽,你還得扣掉一個路上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