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0部分

船現在已經成為了第一大的軍港。十萬的常駐士兵依舊駐紮在這裡,而駐紮在這裡的水師戰艦接近百艘。而且兩年的時間,這些戰艦其中超過了六成為新式的三桅戰艦,配備了強大地火力,而除了原來那種火炮之外,有些戰艦上面還裝備了新式的火炮,國內兵工業的逐漸成熟,江狼自然不可能不把自己心中原來那些想法推行,要不是時機不成熟,江狼都想搞一次工業革命,讓大明跑步進入工業時代,當然,制約這些的展很大原因是人才,讓一群讀四書五經的人去搞工業革命,那完全是笑話,而且這幾千年累計下來的觀念也不是說改變就改變,因此江狼只有慢慢的讓朝廷開始培養一些專業地人才。

而且駐紮在這裡地士兵,準備之精良甚至超過了大明的國內地士兵,包括戰艦上的在內的,已經超過了五千餘人裝備了新式步槍,同時還裝備了火炮,除此之外,朝廷換裝的時候先考慮的就是高麗,對瓦刺的這些士兵。

也因為如此,對於這十萬計程車兵,高麗不敢輕舉妄動,同時也算得上小心翼翼,要是大明正的要攻擊,不出幾日,大明士兵雙方出擊就可以把整個高麗徹底的攻陷,畢竟對於高麗而言,無論士兵的數量和裝備都差了很多。

駐紮在高麗的戰艦依舊在進行這護航的工作,同時收取一定的金額,原本高麗以為這大海平靜了,於是不少商人私下也開始不要大明的戰艦護航,不過出海沒有多久就遇到了倭寇,因此也迫不得已的再次出錢讓大明的戰艦護航。

當然,江狼也趁著這個將會讓水師計程車兵們好好的訓練一下,畢竟將來大部分作戰都將在海面上。

國內的兩年也生了巨大的變化。

新的政策鼓勵農耕,不少荒山都被開闢出了當土地,不過開墾得得到了官府的認可,這環境問題還是不能亂來。由於百姓的耕作積極性的提高,第一年,由於減少了賦稅,所以百姓的家裡漸漸有了些餘糧,而第二年,有了第一年的經驗,所以產量有了很大的提高,雖說還算不上富裕,但是百姓要保證自己的肚子不捱餓已經並不算得上太難的事情,而且對於那些貧窮的地方,賦稅更低,按照江狼的話,大明百姓人人有白米飯吃。

同時,江狼也沒有忘記用自己原來記憶裡面的知識,專門派人去了美洲等地方,因為在後來的玉米,紅薯,土豆等等,都是因為哥倫布現美洲大陸然後才陸陸續續被引到其餘的國家,而江狼排船去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搶哥倫布後世的功勞,而是希望引進這些農作物來解決大明百姓的糧食作物。

而派出去的艦隊也沒有辜負江狼的厚望,用帶去的絲綢,瓷器等等東西,換回來了大量的玉米,土豆還有紅薯,畢竟在當地,這些都是些普遍的東西,而來自遙遠東方的瓷器,絲綢則是非常奢侈,或叫非常精美的東西,這種交易對於他們而言完全算得上非常的合算。

在出的時候江狼就給他們說了這次他們的目的的重要性,因此他們還專門請教了當地人如此儲存這些東西,乾的玉米倒沒有什麼關係,只要沒有水便可以長期儲存,唯一麻煩點的就是土豆和紅薯,有了大明的絲綢和精美的瓷器,當地人對於這些東方客人也非常的熱情,雖然言語不通,不過還是透過打手勢等等方式告訴了他們如此種植這些農作物,同時也請他們品嚐了這些東西做成的點心和食物。

在幾個月之後,艦隊回到了大明,帶回了接近十多船的玉米,土豆和紅薯,而在朝廷的那些大臣們親口品嚐了這些做成的食物之後,這些農作物推廣的唯一阻礙也被沒有了,於是在京城附近還是推廣土豆,玉米,而紅薯則在南方開始推廣,而種植的地方主要為了旱地,畢竟水田必須保證稻穀和小麥的種植。

為了打消百姓的疑慮,凡是種植這些農作物的百姓都免去了當年的賦稅,同時承諾到時候回收所有的農作物,畢竟對於這些新品種的農作物沒有多人敢冒險。第一年豐收之後,朝廷履行了自己的諾言,收回了大部分的玉米,土豆,然後在其餘地方開始推廣,紅薯也是一樣。而對於這三種東西,百姓也慢慢有了認識,不但能吃,而且產量也不低,煮飯的時候加些,不但可以節約米,而且飯也更加的可口。這一傳十,十傳百,在加上朝廷的免賦稅的政策。種植的面積頓時開始增加,而朝廷見此,在第三年也取消了種這三種農作物免賦稅的政策,不過百姓並不為之反感,現在農業上的賦稅已經很低了。

對於商人,朝廷大力的鼓勵經商,兩年的時間,大明的商業有了前所未有的展,賦稅的降低,商人們也情願把生意做大做強,帶來的好處自然是國家稅收的增加,除此之外,這對外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