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成了一渠白沙了,河水已經消失不見了,而馬上要到四月,而四月五月份正值一年中乾旱最嚴重的時期,以沙漠裡面的高溫,潭水蒸發的速度都會很快,更不用說把潭水澆到地面上了,那樣只會擴大蒸發面積,得不償失。
而且這樣也蠻繁瑣,體力勞動比較大,他只有一個人,活計太多了的話就有些捉襟見肘了。
於是林全將目光投向了那些已經枯萎的樹林身上。
聯合國發展署和尼日政府合作的植樹造林,本來是一件好事,不過虎頭蛇尾,沒有了後續,所以這些種下去的樹基本上都死了,不過事無絕對,在林全的農場裡邊,因為他的刻意照顧,在他房子周邊一圈,大概有一百多棵樹還活著,這其中越靠近他的房子的那些樹苗,長勢也就越喜人,這個時候這些當初種下去只有半人高的樹這個時候都已經有一人高了,要知道這才過了一個月,而且還是在沙漠之中,這樣的速度已經是非常的快了。
林全對這些樹談不上非常用心,但是也不完全是沒有照顧。
他每天晚上會用古玉對著這些樹林照射一遍,然後還會趁著晚上溫度下降,水分不易蒸發的時候,給那些比較邊緣、比較缺水的樹苗澆水,這些樹苗這個時候正值關鍵時期,它們前期沒有立即死去,停了過來,但是隨著乾旱的持續,所以它們接下來活不活得下去就不好說了,因此林全澆的這些水可謂是及時雨,它們得到了水分的滋潤,終於是緩過來了,頑強的生命力讓它們拼命的往沙漠深處紮根,終於是透過了層層的沙漠,找到了沙漠下面的地下水,這一群樹苗應該可以活下去了。
不過畢竟因為根基差了一些,所以它們的長勢不如靠近水源的那些樹苗好。
林全大致的數了一下,自己房子周邊一共活下來了119棵樹,這些樹都是生命力比較頑強的怪柳一類,不過這種植物的經濟效益不是很強,林全到不指望這些樹能夠給他掙錢。
但是在沙漠之中,有一種叫做香柳的植物生命力也十分的頑強,而且這種植物還是一種體型比較高大的植物,它們的高度可以達到5…10米,更重要的是這還是一種經濟類的植物,這種植物還有另外一個名字沙棗!
沙棗的主要分佈地點就是在地中海沿岸,這裡屬於熱帶和亞熱帶的交界處,地理位置跟中國的華南差不多,比如林全目前的位置,在維度上跟hn島的文昌差不多,可能更北一點。
所以在他這裡種植沙棗完全是可行的,沙漠植物的經濟效益往往比較差,它們長得歪七六八,又不能砍了做傢俱,也不能當木料賣,主要的作用就是先將沙漠化的趨勢擋住,將土地固定起來,然後慢慢的改造,將沙漠改造成了正常的土地之後,這才能夠種植其他的植物,比如說一些經濟效益比較高的農作物和樹林。
而如果林全可以引進沙棗的話,那麼在第一步上他都可以獲取經濟效益了。
不過在此之前,他需要獲得當地政府的支援,林全對此很有信心,以為馬上就要到雨季了,雨季到來之後,沙漠之中的乾旱情況也會得到緩解,到時候政府肯定會發動第二波的植樹造林活動,他在最困難的乾旱時期都弄活了119棵樹,政府不會視而不見,所以接下來他的機會肯定不小。
第六十七章 要打仗了?
在一臺嗡嗡響的空調不遠處,一張寬大的紅木桌上,一個身穿軍服的軍官正在一份合作書上簽字,在他的對面坐著一個看上去有些瘦弱,略顯黝黑的少年,這人真是林全。
“林,很高興跟你合作!”
軍官是這群僱傭兵中間的一名二級士官長,法國僱傭兵從名字上聽起來像是僱傭兵,但是實際上他們的全民應該叫做法國外籍軍團,他們的性質是正規的法**隊,不過成員不是法國本國人,包括來自世界各地的軍人都能參加,而且他們的待遇比起一般的法軍來說也絲毫不差,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些士兵的待遇更加的優厚。
之前趙成曾透露過他一年的收入,他的收入是軍餉加補貼,軍餉是一個月3400歐元,補貼加起來差不多也有2000歐元,這加起來就是5000歐元了,這個時候的歐元在貶值,不過即便是再貶值,這一筆錢也數額不小,換算成人民幣的話大概有40000塊,不過從2011年開始,人民幣就開始越來越強勢,歐元也越來越弱勢,所以法國外籍軍團的吸引力也逐漸降低了。
一個月好幾萬塊,這筆錢不算少了,但是他們乾的都是髒活累活,甚至是賣命的活,都是一些法國人不捨得派自己的子弟兵去幹的活,比如說海地維和,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