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4部分

問道:“兩位軍師可有奇策應付攻城之事!”

諸葛亮乃道:“亮與文和已定計矣,月餘可定宛城!”

賈詡搖手道:“縱是連環計,然我二人可思及,恐戲志才亦能料到,南方謀士有兩人不可小視,一為當年火燒五丈原的郭嘉,另一人便是戲志才爾!”

張頜乃道:“先生說對了,根據我們埋伏在宛城的探子來報,楚王府前日派了一名幕僚參事前往宛城協防,且帶著楚王府精銳親衛營前來!”

賈詡眼中精光一閃,急問道:“來者年約幾何?”

張頜道:“三十上下!”

賈詡和諸葛亮對視一眼,兩人皆略微皺眉,諸葛亮道:“楚王府幕僚參事皆南方能人,經政有荀彧、張昭,外涉有伊籍、楊修,內務有陳群,軍謀有徐庶、荀攸、戲志才、郭嘉,被稱為楚王四軍參,徐庶、荀攸自然不能來,戲志才年長近六旬,郭嘉在徐北沛城!”

賈詡道:“若是郭嘉,我等連環策則未必有效!”

關羽冷道:“先生之策未曾有失,焉能因一儒生而怯!”

賈詡淡淡一笑,不與關羽直言其中要害,諸葛亮與關羽少有會面,雖早知其怠慢士子,然當自己和賈詡之面辱之,心中略有不順,乃笑道:“將軍神勇,實則不畏之,若明日能斬老將黃忠,則攻下宛城無須一策!”

關羽撫髯長笑道:“孔明之言誠然!”

賈詡欲勸之,諸葛亮暗示他一眼,賈詡何其精明,遂不再言語,待關羽走後,顏良、徐晃亦進帳,諸葛亮與眾將道:“明日關將軍欲親斬老弱之將,諸位不得相助,若以關將軍之能,還需諸位代為上陣,必乃關將軍之辱爾!”

三將皆明白諸葛亮言下之意,皆道:“必為關將軍之後,待關將軍大勝再上陣!”

諸葛亮微微頷首,將軍中防略要務一一安排之後,令三將立刻部署完善,不得有誤,三將領命,立刻退下。

雖賈詡乃此事出兵的右軍師,然諸葛亮已經是朝廷三公,比他之職略高,又是洛陽派領袖,顏良、張頜皆為其派系,徐晃似乎也言聽計從。

賈詡一眼即知局中情勢,且諸葛亮排程精細,雖略有不足,然亦無大錯,故不爭之,任其排程,心中也清楚,若自己排程,恐只管亥、徐晃可聽自己的,顏良和張頜必暗中聽從諸葛亮,自大局而出,賈詡亦不再多說,將排程之權皆付與諸葛亮。

待三將退下,賈詡乃勸諸葛亮道:“關羽畢竟是主公義弟,不可過於為難!”

諸葛亮搖扇道:“非也,此次征伐,乃關係社稷之事,焉能因其乃大將軍之義弟而謙之,必先挫其銳氣,方可駕馭。先生無須再勸,吾意已定,絕不更改,然座中將領多為先生不熟,恐有不服,故代先生調之,然軍機大事仍須先生掌管,亮乃後進末學,論兵家謀略,遜於先生多矣,為社稷大業,先生不可託辭!”

賈詡暗中揣測諸葛亮心中到底作何打算,雖百思不能猜測,然亦不便推辭,略為計較,乃笑道:“孔明乃後輩翹楚,詡在孔明如此年紀,遠不及之,今日征伐,你我當齊心合力,方可破之!”

諸葛亮喜道:“盼公此話久矣,朝廷中皆言亮與先生不合,實亮最敬佩者,先生爾,若先生為主,亮必謙之,且社稷大業在此,縱政經不和,皆為社稷爾,有語云,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若先生容亮進言,與亮求同存異,合力一處,則必可破南賊!”

賈詡亦大喜,乃道:“詡知此必孔明肺腑之言,焉能不從!”遂正歸軍師之職,統調三軍,諸葛亮在其後與其事無鉅細,皆一一推敲至甚,令賈詡不得不敬佩其謹慎精細。

乃次日,關羽率眾將列陣宛城前,喝黃忠前來迎戰。黃忠欲出,郭嘉勸之,乃道:“軍中可有十六歲左右小將?”

有小將張衝,年僅十八,方從襄陽學院出學,乃原代黃忠出陣,黃忠急道:“此乃赴死,衝不可去,仍有本將軍親自對陣!”

郭嘉乃道:“欲三日後斬關羽,必欲犧牲此子!”復取水酒敬張衝,乃道:“此乃驕敵之策,若將軍不能歸,吾當上書表奏將軍為侯,厚賜家中長者!”

張衝取酒飲必,乃道:“大丈夫報效主上,豈可畏死,然家中老母尚在,望大人多加照顧!”

郭嘉亦飲酒盡道:“奉孝必待將軍之母為己母!”

張衝摔酒盞,乃道:“某去矣!”乃持槍大步而出,復不回頭。

張衝孤身一人出陣,為關羽三回合斬之。

次日,關羽再叫陣,郭嘉續問眾將:“今日可有人願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