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2部分

芥蒂。如今,潘寶山竟然再度來襲,所以魏金光不由地歪起了鼻子。

不過魏金光並不急躁,因為潘寶山不可小覷。魏金光一直認為自己是瑞東官場上最得意的人,四年時間,從副市長躍升到市委書記,乍看沒有什麼,從副廳到正廳,嚴格說只升了半級。但實際上並不是那麼回事,按照慣例,中間起碼有三個步子:首先要進常委,其次要任市長,然後升書記。

魏金光算是鴻運當頭,每次都踩著了點。先是友同市委組織部長因貪汙受賄被拿下,他頂了上去。後是趕上市委副書記退二線,他又撿了個漏子。不久後市委書記因身體原因提前養老,而市長恰好又因情婦出事,所以友同市一下空出了一、二把手兩個位置。當時,松陽市委副書記寧川平剛好調過來升正廳,但因為是“外來戶”,對地方不甚熟悉,所以任職市長職位。因此,剩下的市委書記一職,就被魏金光抓到了機會,因為當時的常務副市長閱歷太淺頂不上去,沒有競爭力。

每想起這一路遷升,魏金光都覺得是天意,除了市裡的一系列機遇好,關鍵還有省裡也沒派空降兵下來。魏金光覺得簡直是祖墳上冒青煙,有佑護。

可是現在放眼看潘寶山,魏金光覺得他似乎是更得意的人,他現在也是正廳,而且還跨省廣電局和省委宣傳部兩個系統,而且畢竟他還年輕,另外還是得鬱長豐垂青的人。面對這樣的實力派,他當然不敢輕視。

因此,針對潘寶山倡導的海域劃分問題,魏金光不打算自己出面,而是讓海源縣出頭。魏金光很清楚,有些牽涉到地方利益的事情,如果地方上鬧得兇了,從維穩的角度講,上面會動搖執行堅決性。

魏金光第二天一早就把海源縣委書記王建洪叫到跟前,讓他想辦法組織一幫漁民,前往省委抗議。

王建洪今年五十六了,還有兩年就轉二線,他是魏金光一手扶持的,對魏金光自然服貼。次日,他就讓人集結了二十多名漁民,隨時聽從差遣。

也就是在這一天,魏金光看到了當天的《瑞東日報》,對友同市和松陽市交界處的海域充分利用問題進行了深度報道,其中,大篇幅援引了潘寶山的觀點。魏金光看後就改變了主意,讓王建洪把矛頭對準潘寶山,改變原來的計劃,不讓漁民去省委抗議,而是直撲潘寶山。這樣一方面能避免事態嚴重化無法收場,另一方面還能直擊潘寶山。

魏金光知道潘寶山常駐省廣電局辦公,便告訴王建洪趕緊讓漁民乘車去省城雙臨,直接去省廣電局找一把手局長,把事情鬧大。為了達到預期效果,魏金光還暗示王建洪,可以在漁民當中夾幾個社會上的人,以便行動更犀利點。

同時,為了安全起見,魏金光沒忘記向主顧萬少泉彙報,把對付潘寶山的計劃說了一下。萬少泉一聽自然舉雙手贊成,他對潘寶山恨得牙都癢癢,早就有意要搗騰一番,但鑑於身份和身架原因一直沒采取行動,現在魏金光斜裡殺出當然是好。

“這樣,你跟省廣電局黨組副書記辛安雪聯絡一下,讓她內部照應著點。”萬少泉囑咐魏金光,“畢竟這事攏不住就要出亂子,還是要講究可控性,有自己人做內應肯定要好一些。”

“辛安雪的可靠性有多大?”魏金光對辛安雪並沒有多少了解,沒有接觸過她。

“她對潘寶山的意見,萬言書都寫不完,你說可不可靠?”萬少泉道,“而且她也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身邊還有人呢,肯定能照應得過來,你就放心吧,不會有什麼麻煩的。”

說到放心,魏金光其實很小心,這事如果沒有策劃,鬧得再大也不算大。可是因為有了幕後的一些東西,所以就得慎之又慎,否則萬一出現差池一步步倒追,那可就不是麻煩的問題了,而是災難。

所以,在和辛安雪聯絡的時候,魏金光交待得很詳細,特別要求要保證幾個假漁民的安全脫身。

辛安雪滿口應承,說沒問題,第一,她會跟局保衛處打招呼,不為難**的漁民;第二,轄區派出所也將安排照應,如果事情鬧大出警了,也是該扣的扣,該放的放。

魏金光一聽這話,就知道辛安雪是內行,便全然放下心來。接著,就給王建洪發出指示,讓漁民出發!

第四百七十一章 內應設計

在中巴車載著二十多名“漁民”前往雙臨的時候,辛安雪正與仲有合商議,讓他抓緊安排照應之策。之所以讓仲有合出面,是因為辛安雪考慮到自身的安全性,她怕萬一出現失誤會引火燒身。

“你的機會來了。”辛安雪把仲有合找到跟前就說了句鼓勁的話,“萬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