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11部分

價。太史公先表示了對大梁民眾的評價不贊同,後面的話卻是反著說。其全話是:“……(對墟中人之說)餘以為不然。天方令秦平海內,其業未成,魏雖得阿衡之佐,曷益乎?”直譯,太史公是說:我不能苟同墟中人評判。天命秦統一天下,在其大業未成之時,魏國便是得到伊尹(其名阿衡)那樣的大賢輔佐,又能有什麼益處呢?果真將這幾句話看作為魏國辯護,未免小瞧太史公了。究其實,太史公顯然是在說反話。如同面對一個長期患有不治之症的病人,有人說這種病服了仙藥也沒用,你能說這個人不承認那個人有病麼?也就說,太史公實際是有前提的,魏國失才之病由來已久,此時已經無力迴天矣!

其三,東漢三國人評價。《史記·魏世家·索隱》引三國學人譙周對魏國滅亡之評說雲:“以予所聞,所謂天之亡者,有賢而不用也,如用之,何有亡哉!使紂用三仁,周不能王,況秦虎狼乎!”譙周評說是歷史主流的評判,他闡明瞭這樣一個簡單實在的道理:有賢不用,便是史諺所謂的“天亡之國”。若殷紂王用三個大賢(微子、箕子、比干,孔子稱為三仁),縱然是明修王道的周室也不能取代殷商而王天下,何況秦國虎狼之邦,如何能滅亡果真用賢的魏國?應當說,譙周之論是對天命國運觀的另一種詮釋,因其立足於人為(天亡即人亡),因而更為接近戰國時代雄強無倫的國運大爭觀,與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