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探到微波爐企業的實際生產狀況,趙志興動用了各種手段與關係,遍訪知名的微波爐企業。“格蘭仕去的次數最多,我們當時也是天不怕地不怕,感覺微波爐沒什麼了不起的,微波爐這個產業沒什麼微妙的東西,美的一定可以搞好。那時候去格蘭仕都是透過私人關係偷偷摸摸去的,而且我也根本不可能明目張膽地去接觸梁慶德、梁昭賢,因為在當時,美的進入微波爐是一件很隱秘的事情。”
▲虹▲橋▲書▲吧▲。
第44節:絕密行動:“獵尋”小家電(2)
至今,趙志興仍精心珍存著一張發黃發皺的順德圖書館閱覽證,那是1998年他花50元辦的。每到週末,趙志興都會把自己關在順德圖書館裡,翻閱大量圖書報刊,但凡遇到珍貴的資料、關鍵資料,立刻影印,留存起來。“當年我們掌握的基本資訊是,世界範圍內,微波爐的消費規模有3 000多萬臺,國內市場的增長率接近20%。這些資料讓我很興奮。”
趙志興還拜會了順德的一家企業——萬和,他們當時也在生產微波爐,“本來是想請萬和為美的微波爐貼牌,但是不滿意,就放棄了。我還去了中山小欖鎮一家微波爐生產廠家,那個廠子生產線還在,但是經營很成問題,也被否定掉了。”
這些顯然不夠,因為趙志興還沒有搞明白微波爐的技術特徵。於是,他在市場上買來各種牌子的微波爐,大卸八塊、開膛破肚,做解剖、進行效能測試,琢磨微波爐的“門道”與奧妙。
為了攻克微波爐的技術堡壘,趙志興挖來了兩個“年輕人”:周光宗,曾任美的微波爐製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2006年9月離職,現為奧克斯空調總經理;鄭儀軍,現為美的環境電器事業部副總經理。“我從20多人裡挑選出他們兩個,周光宗之前在萬寶做小家電,鄭儀軍之前在峴華做吊扇。當時一切都不確定,微波爐能否上馬我心裡也沒底,也怕耽誤人家年輕人,所以只招了他們兩個人。我記得周光宗當年的工資是2 000多元,不高也不低,那時候美的對技術人員還是比較關照的。”
1999年5月底,趙志興執筆起草的兩萬多字的《經營拓展微波爐的可行性分析報告》正式呈送美的集團高層。“我寫了一個星期,列印出來足足有30多頁,報告遞上去之後,內心依然忐忑不安。”
趙志興在《經營拓展微波爐的可行性分析報告》裡這樣解讀國內微波爐市場的現狀與格局:
一是微波爐國內普及率低,國內市場穩步增長。微波爐產品於20世紀80年代末進入中國家庭,經歷了發展、競爭成長和穩定成熟三個階段。1997年以前增長非常迅速,年均增長在70%以上,1996年更是高達203%;之後增速開始逐年回落,但平均也在40%左右,顯示出強勁的增長態勢,預計2000年我國微波爐產量約1 100萬臺,比1999年增長30%。1998年,發達國家的普及率已達到70%,而國內的主要城市的擁有量才只有5。4%,銷售量逐年以50% 的速度增長。我們判斷微波爐產業增長空間廣闊,微波爐在我國城鎮居民的家庭普及率還是相當低:除上海的微波爐家庭普及率超過70%之外,其他城市均未超過50%,在全國範圍內,微波爐普及率不及20%。(見圖3–1、表3–1)
二是微波爐出口形勢好,增長速度快。1998年全國出口324。4萬臺,同比增長56。7%,全世界的年銷量約3 000萬臺。這些具體資料,為美的展現出一片光明的發展前景。
圖3–1?1995~2000年微波爐產量增長率(%)
表3–1?1994~2000年微波爐產量增長情況一覽表(單位:萬臺)
年份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
數量4099。79302。26432。46508501 100
此外,市場競爭的白熱化,使得不少先前進入的中小企業生存艱難,面臨停產倒閉的境地。而那些國內或境外有影響力的企業,由於開發力量、製造實力和營銷能力都很雄厚,佔有了國內市場和出口的絕大部分份額,且品牌知名度高。這給後來者築起了一座高牆,構成巨大的威脅。
1999年7月9日,美的集團召開評審會,審議微波爐事項。趙志興也參加了評審會,評審現場爭論得很激烈,反對的不少,贊成的也大有人在。鑑於微波爐有較好的市場前景和空間,電飯煲事業部領導層有開拓新產品的積極性,有勇於與強大競爭對手競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