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就很容易體會了,正合了五行拳理,前面已多次講過。簡單的例子,敵人相見,分外眼紅,但氣勢有高下,這個不是硬裝硬怒能生出來的。很多人上了場面,雖然熱血沸騰但是渾身無力。或者內心空洞,無處著落。
又或者麻木遲鈍,手足涼。這都是氣魄不夠,或者被對方壓制,吞沒。
拳譜講“能在一氣先,不在一氣後。看人如蒿草,打人如走路。”很多人以為就是一種心理戰術鍛鍊方法,實際不然,這正是一種表現方式,不是想想就能做到的,另有他法。
所以才有了“左右全憑蓋勢取,束展二字一命亡”這一句。
古傳有個例子,關公溫酒斬華雄,關公萬軍之中單刀直入,視華雄如插標賣,華雄見關公不敢向前,關公手起刀落,一刀斬華雄於馬下。乾脆利落,這就是氣的較量。
鳳吟自幼小敏慧,天生神通,可查氣殃。少年時夜宿古牆,往好聽說是吸收天地精華,實際也是一種特別的修煉,以至於將整個鎮子的生死氣色都瞭然指掌。
這與他小小年紀極不般配,所以才鬱鬱寡歡,不願多言。
有這個本事的,城裡屈指可數有幾人,一是袁宅老奶奶,再是伏羲廟裡二先生。老奶奶是善意利用,換言叫做布氣,反而複查。二先生卻是立於極度心誠智慧基礎之上,可謂機深難測,手眼通天。隨便指點了袁成恭幾句,回頭袁成恭就鬧騰起來了,讓整個宅子起死復生。
然而少年人總要入世,歸於世故,所以鳳吟才漸漸感覺自己在失去一些本能。
這個秘密少有人知,也就劉教師,老奶奶,康三娘幾個人知道,所以康三娘一直是信得過鳳吟的,所以今天鳳吟才這麼講,道我也看不底細了。
各位再想想鳳吟一直以來的表現,凡事出大事前都有徵兆,事情當頭總是輕鬆化解,無不得心應手。
從三魁的死,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