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則之書。第四卷。第一章》摘錄…‘魔導金屬與寶石’
魔導金屬與寶石大部分為天然礦物,本身蘊含著法則之力。人類魔導術發展過程中,各式各樣的金屬與寶石被髮掘利用,對魔導術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同時,魔導金屬與寶石也是人類科技的基礎之一。
最初被人們利用的魔導寶石是紅藍寶石等屬性寶石,隨著寶石研究的深入,各種寶石和金屬的實用價值被發現,雖然成分不盡相同,但都統。
魔導金屬與寶石的基本特徵是:魔力儲存,魔力增幅,魔力轉換。
魔導金屬與寶石的品質:與魔導能級對應,按一至七星的星級劃分,往上還有天級以及超魔導級。
通用系
銀:
魔力的象徵金屬,天然蘊含有魔力,由於產量豐厚,是魔導術師用以修煉的基本金屬。魔導科技的兩大物質基石之一,通常用於燒錄魔導迴路。
水晶:
魔力的象徵寶石,與銀的性質類似。魔導科技的兩大物質基石之一,通常用於承載魔導迴路。
珍珠:
由生物醞釀多年形成的物質,在形成時期便開始凝聚魔力,成型後具備濃厚的魔力,但由於結構問題,一旦魔力被攫取,珍珠便會碎裂。通常用以製作強力魔導術攻擊道具或輔助道具,適應性強,能吸納各種型別的魔導力,吸納容量與品質相關聯。
鑽石:
極其珍貴的寶石,因為多面性,能夠高效增幅魔導術,也能夠強效聚能。並且質地堅硬,能夠承受極其巨量的魔導術,尤其對光明系與光系魔導術有極強的加成作用。通常認為鑽石不可被摧毀,大量魔力的瞬時注入可以摧毀鑽石,摧毀鑽石被認為是一種強大的象徵。
混沌元晶:
只在地底深處的奇異環境中產出,質量極重,黑白兩色混雜。黑白兩色越是分離清晰,品質越高。混沌元晶被認為是法則的本源之物,因此被冠以法則根源之名…混沌。能夠將一切屬性的魔力轉化成最根本的魔力,並且在其中增幅後,重新轉化成任意屬性魔力輸出。普通的混沌元晶只能發揮所有法則的初等能力,極高品質或經過魔導師改造的混沌元晶能夠行使某些法則的高等能力。
混沌元晶通常用於多屬性魔力的融合,搭配。
元素系
元素水晶:
據說是元素滲入水晶後凝聚而成的礦物,晶瑩剔透,形狀大多稜角分明。以不同的顏色表現出不同形式的元素親和力,土係為黃色,風係為綠色,水系為白色,雷係為紫色,火係為紅色,光係為透明,暗係為黑色,通常以顏色代稱水晶的屬性,如土系水晶,俗稱為黃水晶。元素水晶能夠對元素魔力進行強效增幅,品質越高的元素水晶,對元素增幅的能力越高,但由於能量增幅效應,施法速度被減弱。
元素寶石:
最先被人類發現的可利用與魔導術的礦石,所以後世的魔導術礦石被統稱為寶石。寶石的特點與水晶相同,不同的屬性表現出不同的顏色,並且以顏色代稱。元素寶石是元素能量的凝結體,能夠自動將純淨魔力轉換成元素魔力,透過此種特性可以大大增強元素魔導術的施展速度,強化魔力輸出。
奧伯石:
以傳奇魔導師“奧伯*拉恩古特”命名的珍貴寶石,色彩鮮豔,蘊含各系元素之力,最初被認為只含有風火水土雷五系元素,後來被證實光系與暗系元素同樣能在其中蘊藏。被稱為元素之石,不同顏色表現出對不同元素的親和度強弱,光系與暗系尤為珍貴,而同時蘊含所有元素並且分佈均勻的寶石最為珍貴。奧伯石具備強大的元素增幅能力,能大大提高元素魔導術的破壞力,但是控制難度極高,需要強大的精神力引導。
元素瑪瑙:
是內膽瑪瑙的統稱,即內部蘊含某種元素屬性的寶石。元素瑪瑙蘊含風,雷,水,火,土,光,暗(光和暗的瑪瑙一開始被認為是劣質元素瑪瑙,但光系和暗系魔導術出現後,被證實為極其珍貴難得的元素瑪瑙)系元素之力,並且正常情況下只蘊含一種元素之力,如火系,簡稱火膽瑪瑙。擁有兩種以上元素之力的瑪瑙可以稱之為無價之寶。元素瑪瑙天生具備強大的元素之力,並且能隨著時間不停的從外界吸納元素之力,吸納容量根據外界環境以及瑪瑙本身的品質決定。同樣的也可以透過人力培養,在實戰中通常作為副寶石被利用,能夠在戰鬥中起到爆發性作用。
巖髓:
土系寶石,是極其龐大的山岩歷經自然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