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現代留過學正文卷第一百六十章沈括:餅有點大!元豐八年五月壬子。
趙煦一早醒來,馮景帶著宮女,服侍著他洗漱完,又送來早膳。
趙煦靜靜地一個人吃完,放下筷子,然後在馮景的服侍下,到了福寧殿後的御花園裡散步。
“昨日,沈括怎麼說?”趙煦問著。
“回稟大家,沈提舉言:陛下聖明!”馮景答道。
趙煦笑了起來,又問道:“那他知道怎麼做了吧?”
馮景不懂這些啞謎,但他老老實實的回答:“沈提舉連夜向內庫、開封府府庫,調了大量膽礬石……”
他大著膽子,好奇的問道:“大家,沈提舉這是要?”
趙煦微笑起來:“這是格物致知啊!聖人之學也!”
誰規定了,只許士大夫們依照自己的想法,來解釋孔子、孟子、荀子的經義?
正所謂和尚摸得,貧道自也摸得。
趙煦只是不想浪費精力去辯經,但他可以扶持人來幫他辯經。
“將此話也告知沈括!”趙煦吩咐著:“聖人真意,博大精深!”
嗯……
可千萬別把這個事情和道家的煉丹方術給扯到一起!
很麻煩的!
還是打上孔子他老人家的標籤,使之成為聖人之學比較好。
打發走馮景,趙煦坐到花園的涼亭裡。
上上輩子的記憶,在他心中回閃著。
膽水浸銅法!
是他上上輩子親政後,在全國各地全面推廣的一項技術!
靠著此法,最高年產銅數十萬斤!
說起來,膽水浸銅法,在元佑三年左右就已經有人獻給朝廷了。
當時主政的戶部侍郎蘇轍果斷的將之斥責為邪法。
還把這個事情得意洋洋的寫成文章,到處散播。
也是多虧了蘇轍,本著恨屋及烏的原則,趙煦親政後聽說了這個事情。
於是命人去尋膽水浸銅之術。
於是,有布衣張潛獻書《浸銅要略》,試之,果然可以鍊銅。
朝野大喜,全國推廣。
只是,在當時人們不知原理,也不明白膽水怎麼把鐵變成了銅,以為是方術。
趙煦在現代的時候,終於知道了。
這是化學反應膽石溶解於水,就是亞硫酸銅溶液,和鐵反應後,置換出銅。
和什麼方術,根本不搭界。
想著這些,趙煦就扭頭看向了邢妃閣的方向。
趙佶那個混蛋!
他這個哥哥辛辛苦苦,練的軍隊,積攢的財富,都被他毀了!
而膽水浸銅法的成功,也叫趙佶迷上了煉丹。
自稱什麼道君皇帝!
也不看看自己是個什麼德行!
……
沈括正在指揮著工匠,將膽礬石粉碎,然後放入一個個大水缸裡浸泡。
“提舉……宮裡有旨意……”童貫來到他面前,低聲說著。
“臣括聽旨!”沈括連忙面朝皇城方向,拱手長拜。
“大家口諭:格物致知,聖人之學,博大精深……”
沈括聽完,再拜道:“天子聖訓,臣括銘記在心!”
然後他就站起身來,他的眼中放出精芒來。
格物致知?格物致知!
作為士大夫,他的心臟在砰砰砰的跳!
他看向那個浸泡著膽礬的水缸,正在慢慢的變綠的水缸。
他感覺,水缸裡似乎有著聖人的低語。
“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後知!”
此乃禮記之中的聖人原話!
沈括慢慢的握緊了拳頭,他感覺,有一扇全新的門戶,似乎正在被人推開。
一條光明大道,正在向他招手。
“少主推崇格物致知之道?”他想著。
這很關鍵!
自董仲舒以來,歷代儒學要想登堂入室,獲得天下認可,甚至成為天下顯學,就必須得到皇權的支援和背書!
最好的例子,就是王安石的三經新義!
若無大行皇帝支援,三經新義哪來現在的地位?
別說成為國家取士的經典了,恐怕在王安石隱退後,就會和張載的關學一般漸漸沉淪。
而大行皇帝推崇三經新義,以其取士。
天下士大夫只要想追求功名,就必須去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