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上上之選,大宋立國以來,迄今制科中者不過三十人。
其中一人,就在如今的都堂上——左相、申國公呂公著。
諸如蘇軾、李覯這樣的大文豪、大學者,也都是制科進士。
這位呂陶,自不一般。
而趙煦知道一個細節,昔年,舉薦呂陶參加制科的人,名叫:祖無擇。
這一位是嘉佑元老,資歷幾乎都快趕上文彥博了。
當年的古文復興運動,祖無擇積極投身其中,倡導學校,大興教育。
於是名動天下,享譽四方。
若無意外,他早已進入三省兩府,甚至足可成為像司馬光、呂公著的元老。
那麼,為什麼祖無擇沒有成為司馬光、呂公著呢?
答案是——他被王安石抓住了雞腳。
貪汙!腐敗!結黨!
一擊三連,祖無擇名聲盡毀,貶為忠正軍節度副使——在大宋,一個待制重臣,被貶某某節度副使,基本就是宣告天下:這個人罪證確鑿,而且皇帝很生氣,只是看在士大夫的體面上,才沒有重罰。
而跟著祖無擇一起消失在朝堂上的還有自大宋開國以來的兩個陋習。
一個是,翰林學士給人寫拜除制詞的潤筆陋規——舊制,翰林學士、中書舍人寫內外製詞,都有潤筆。
一般,翰林學士是一道制詞兩百貫,中書舍人一百貫。
祖無擇被貶後,學士院裡的翰林學士和都堂的中書舍人再也不收潤筆了。
另一個跟著消失的則是,開國以來的科舉,新科進士們給皇帝獻的謝恩銀。
是的,你沒有看錯!
在熙寧之前,新科進士們,在釋褐的那一天是要給皇帝獻謝恩銀的。
也不多,一個人一百兩,童叟無欺。
於是三年一次科舉,每次錄取兩三百的進士,皇帝可以藉此拿到兩三萬兩白銀,可謂美滋滋。
而外戚們就更美了。
每到這個時候,就是他們發財的機會。
獻給皇帝的謝恩銀,自然不能成色太差——這位新科進士,您也不想,您的銀子因為成色太差,而被官家惦記吧?來,我這裡有成色十足的官銀,都打著左藏庫的戳呢!
按下這個手印,您就可以拿去獻給官家了。
要的利息也不多,一年三五成。
你要問,要是借不起,還不清怎麼辦?
傍富婆唄!
汴京城裡有的是富商,願意花個大價錢,給自己的女兒,選個進士夫婿。
放榜那天,只要有人喊一聲:中了。
保準一下子圍過來,七八十號人,架起人就跑。
哪怕五六十歲了,也可以娶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姑娘,順帶拿到幾千貫不等的豐厚嫁妝。
若是年輕一些,比如二十來歲、三十歲的未婚進士,那就貴了。
若名次高一點,甚至排進了前五十。
那整個汴京城的未婚小姑娘,任君挑選,外戚、宰執都會搶著要的。
可惜,這麼好的政策,因為祖無擇的緣故,而被取消了。
這讓趙煦,真的是有些遺憾呢!
而當年,主持審理祖無擇案的就是王子韶。
表面上看,呂陶作為祖無擇的門生,他選擇替自己的恩主出頭,為難王子韶,甚至攻擊、打擊王子韶合情合理。
可實際呢?
趙煦很清楚,這就是衝著黨爭來的。
因為祖無擇這個案子,牽扯到很多很多人。
其中,最重要的一個人叫:王安石!
當年,就是王安石授意王子韶,窮治祖無擇一案的。
源頭就在熙寧初年,王安石在翰林學士院擔任翰林學士的時候發生的事情。
當時,祖無擇是翰林學士承旨,在學士院的排序在王安石之上。
在當時依照慣例,翰林學士寫制詞,收一筆潤筆費,合情合理合法。
所以,祖無擇,拿的心安理得。
但王安石,卻一個子也不要。
這深深激怒了祖無擇——哦,你清高,伱了不起,你不要潤筆費是吧?
我的臉往哪裡擱?
於是,祖無擇成為了王安石的第一個政敵。
在舊黨還沒有出現前,他就成為了反王安石的急先鋒。
從此逢王必反!
但他屁股不乾淨,被王安石抓到雞腳,一腳踹出了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