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柳娘心中巨石方才落下。丈夫、侄兒都是相處多年的親人,若最後真打起來,柳娘也手心手背都痛。柳娘給朱允熥的人足以自保,不足以起事。朱允熥性格溫和,見先帝不選他,他自己也無翻盤做皇帝的野心,才能輕易對燕王俯首。
對朱允熥來說,燕王代替了父親,柳娘代替了母親,沒有做兒子的造父親的反。
柳娘也能勉強安慰自己,做不到面面俱到,至少都是自己的選擇,不悔。
第164章 番外:擇媳記
皇帝入主京城; 經過一系列複雜的典禮之後; 終於可名正言順的處理天下大事了。中山王之女徐氏封皇后; 世子朱高熾封太子,次子朱高煦封漢王,三子朱高燧封趙王,永安、永平、安成、咸寧四位郡主封公主。
而新的皇室一家人入宮的第一件盛世; 就是選秀。
宮中早有旨意,此次選秀,不為陛下充實後宮,乃為三位皇子擇妃。這其中可是有太子朱高熾啊,一不小心就是未來國母,更別說還有漢王、趙王。即便是側妃; 也多的是人願意。
太子朱高熾與義王朱允熥同年; 義王已經有兩個兒子了; 太子居然還沒成親。當初局勢緊張,觀望的人太多; 帝后不放心給太子娶妻,後來又面臨的大戰; 一拖再拖,拖到如今太子都二十出頭了,在大明是絕對的大齡青年; 絕對的金龜婿。
可是這位太子卻是潔身自好之人,身邊雖有侍妾,但仍舊未讓侍妾生子; 多少人都盼著能得這位殿下青眼。;因此,這些日子宮內宮外謠傳著無數太子殿下的喜好,真假難辨。
也有人想走一走皇后的路子,畢竟選媳婦兒嘛,婆婆選個自己喜歡的也是常有的事兒。關於徐皇后從小到大的事蹟再一次走紅起來,人人都試圖從中分析出個一二三來。
柳娘接過阿孟遞來的名單,隨意翻了翻,大明後妃出自民間的習俗並不是生來就有的。就拿柳孃的妯娌來說,誰背後不是立著王爵、公候府邸。此次選秀,乃是京中八品官員十五至十八的適齡女子。事實上十八的女子只有那麼幾個,機緣巧合才未成婚,剩下多是十五歲左右的女孩兒。
選秀也全憑自願,就算不想嫁入皇室,來宮裡檢測一下平日所學,柳娘也歡迎。
“主子,你這次把選秀的年紀提到十五,已經讓多少人措手不及了。慌慌忙忙送進宮,您還沒去看過呢,何不去考校一番?”阿孟笑道,先帝在的時候沒有選秀一說,前朝朝的時候,漢人無資格與蒙古人通婚,女子十三就能嫁人了,也沒有這個習慣。
“十五我還嫌小了呢!”柳娘笑罵一句,十五歲已經是她努力過後的極限,十五歲乃是及笄之年,過了這個歲數還待字閨中的女子都不好找。
“把裹小腳的先篩下去。”柳娘合上摺子,吩咐阿孟道。
“主子,這又是為什麼?”阿淑大膽問道:“您說把年紀提上來是為了和太子殿下更相配,十五歲女子身體發育好了,生產難度減小。那不要小腳女人又是為什麼?”
“阿淑,瞧你,又來了。”阿孟嗔怪道。
“別說她,不懂就問,這不挺好的嗎?”柳娘笑了,她喜歡阿淑活潑靈動,“說到這小腳,我就給你們講一講其中淵源。母后天生有一雙大腳,這是天下皆知的事情,當年母后接見外命婦,一陣風吹過,吹氣遮鞋的裙子,露出腳來。刻薄之人特意編了‘露馬腳’的醜話來形容事有不慎,露出破綻。故事裡母后也是羞窘萬分,無言以對。哼!當真可笑,小人之心!無知者以己度人,殊不知母后對自己的腳滿意得不得了,我等皇室眾人,也對母后崇敬萬分。你們知道為什麼嗎?”
“因為當年打仗的時候,只有大腳才能跟上行軍速度。”阿淑腦筋轉得最快。
“就是這個道理。”柳娘撫掌笑道:“母后天足完好,跟著父皇轉戰各方,卓有功勳。只有身體健康,才能成為賢內助,助父皇奠定萬里江山基業。當年父皇重傷,就是母后揹著父皇撤離,才有如今之大明。我也是天足,騎馬射箭樣樣精通,這才能輔佐陛下殺敵、守城,推翻偽帝亂政,靖平國難。”
“學文習武,輔佐夫君,這些只有身體健康的女子才能做到。纏足的女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能有多少見識。我給兒子挑正妻,挑的是能擔當責任、能輔佐夫君的賢內助,不是挑知情識趣的玩意兒。”
柳娘這一番話傳出去,天下都知道皇后娘娘喜歡天足、喜歡習武的女孩子,一時之間武將家的孩子吃香起來。那些纏足的女子也慢慢開始放腳。大明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