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務,會影響企業的發展。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就像一個人,血肉豐滿而富有正義感,對自身的完善很有好處。但企業應該承擔多少社會責任呢?天天承擔,社會信譽好了,公司不賺錢了。承擔得過多會傷害到企業的財務制度、收益,傷害到股東的權益。承擔社會責任的限度是什麼?做出抉擇最終依靠的是領導人的價值觀,看他做事的動機,出於牟利,出於道德心,還是出於外部壓力。一般情況下道德心最弱,外部壓力最大,牟利排第二。*公司做善事主要圍繞健康,最終落腳點是產品,長遠看對企業有好處。
第五個悖論是破和立。與第一個悖論程度不同,轉型與發展基本上還是在“改”,破和立則是兼併和重組。破和立都有道理,但領導者的目標是不變的,就是要生存得更好。
五大難題,考驗管理者的水準。驗證看績效,過程是煎熬,在五大極端之間找平衡。
管理的幾個常見問題
一個管理者容易犯錯誤的地方在於弄不清楚是管理自己還是管理別人。一個人印了名片當上總經理之後,你會發現他開始抱怨別人,似乎管理就是管別人,讓別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而且只要管理不好就是別人的錯。實際上,一個人群行為的發動者是其組織者,也就是董事長、總經理,目標是他們定的,組織架構是他們定的,他們牢牢把握主動權,所以所有的責任都應該歸在他們身上。偉大的人管理自己而不是領導別人。
有一個例子,可以教我們分清什麼是重要的事和緊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