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500%,今年至少增長400%,這個業務成了公司最好的業務。舉這個例子不是表示我們做得好,而是說明我們的約束條件比較寬,我們沒上市沒有資本市場的壓力。在管理理論上專家會告訴你誰對誰錯,我希望大家不要相信專家。管理決策是在既定資源條件下做出的,如果第一年虧一億,我可能第一年就投降了。不要輕易肯定和否定某個決策,拐大彎必須緩行。要變革就要有耐心忍受階段性的衰退,準備付出你能承受的成本,還要重新訓練團隊。
第二個悖論是集權和分權。集權是自上而下的管理,分權是自下而上的管理,或者是平行機構之間的互動。自古以來很多書都對這兩種組織效能進行比較。軍隊原來是集權的,但自海灣戰爭以後軍隊採用一種現代化的混合型方式,互通互連,一個特種部隊在前線相當於一個連的戰鬥力。特種兵可以調動飛機,他身後是強大的服務系統,相當於一個完整的供應鏈。萬科今年開始分權,因為它平均論證5個專案才做1個,全國一年80個專案意味著要討論400個方案,總部不堪其苦,所以必須分權,由各區自主決定專案。我們公司在京津兩地還是集權,因為這兩地專案少,追求單價價值高,經營模式不一樣。公司內部組織上講集權,文化和人的行為講輕鬆,最後對不對還是要看績效。如果績效都不錯,那就說明兩種理論都對,也都不對。
第三個悖論是個人價值和集體價值。有的人強調個人創新價值,鼓勵給予每個人發展空間,活躍其思維;也有人說整體目標和個人目標不一致,個人要漲工資,集體要講發展。個人價值和集體利益如何平衡?過分強調個人,一個布袋裡放十把錐子,布袋不是變布片兒了嗎?過分強調整體,布袋裡空無一物,要布袋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