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沒有人是傻瓜,在死傷超過底線後,爭鬥必然會停止。
而如果靠建立神道的方式,趙良才卻看到了一條可以真正清除所有修道者的道路,只是這其中的考驗之大,讓他猜想這才是真正難度所在。
接下來,三人就開始討論該如何在已有神道理論上進行完善,使之容易入門並且可以成階段的修煉。劃分修煉等級,其實就如同學習劃分階段一般,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畢業後,再經過碩士,博士,這些階段,一個人的知識量開始逐漸增加。
雖然看起來俗套,卻符合人的認知習慣,也更容易讓人看到目標所在,激發奮鬥**。
現在有的神道,一些是上古時期神氏傳下來的,更多的是佛家提煉出來的香火願力體系。
佛家自有獨到之處,但可惜對心性要求實在太高,雖然說人人都可成佛,但想要入門,就得六根清淨,無論戒色戒葷,戒酒等,都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讓修習者淬鍊心性的方式,這就是為何有“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的說法,如果心性足夠,那麼戒與不戒都對修習佛法沒有影響,但如果心性差,就算一直守戒,也只是表面文章。
佛過於講究心性,而心性對人來說,是變幻萬千,難以把握的,更沒有一個修煉標準。
說是入紅塵修煉,但怎樣才能評價心性的差別,有什麼標準,能夠劃分出什麼級別,這都很難進行。
這也是為何很多高僧苦苦修行一輩子,也難以入門,而一些懵懂頑童,剛剛懂事就被認為